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古代科举考试的时候那些考生们都是在什么地方下榻?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现代的高考是人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为了在高考中取到好成绩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都道是“十年寒窗苦”,但与古代科举制度相比,今天的考试条件真是天壤之别。

我们从各个方面对此做个比较。首先看时间安排和考试强度。从时间的安排上看,政策制定者都从考试角度出发,选择全国范围内天气条件最佳的日子开始考试。如果看考试强度,全国大部分省份一般考四场,两天内就结束。每场考试不超过两个半小时。而古代乡试是连考三场,每场考试的时间长达三天,在这期间是不允许出考场的。

目前,各地考场附近的宾馆不但一房难求,而且价格飞涨,这种房间有个名称——“高考房”。在不少家长看来,高考房的好坏似乎成为关系考生能否考出好成绩的必备条件之一。

其实,高考房不止现在有,科举时代同样有。只不过与现在不同的是,科举时代既有价格昂贵的高考房,也有免费的高考房,为贫困考生提供免费的食宿。

每次考试之前,各省考场附近旅店的老板们都会采取各种办法吸引考生的眼球,希望有考生入住。清人吴应箕在《留都见闻录•河房》中描写了江南贡院旁边的高考房的情况,他说:“过学馆,则两岸河房鳞次相竞。其房遇科举年则益为涂饰,以取举子厚贡。”这也就是说,每到科举考试举行的年份,南京居民将秦淮河两岸的临河房子整修一新,以吸引考生。不仅如此,许多精明的、有房产的居民,让家人搬到外面去住,将房子腾出来变成临时旅馆,出租给前来应试的考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赚一笔不菲的房费。为了尽可能招揽到富裕的考生,这种旅馆的名称大多使用与科举相关的吉利用语,比如“状元店”、“状元古寓”、“状元阁”、“青云店”等,目的是让考生们能得到某种精神安慰。

考生入住这些高考房,到底需要花多少钱呢?每到科举考试的年份,科举考场所在城市的外来人口剧增,客栈或旅店的生意自然十分火爆,食宿费用自然也会成倍地上涨,甚至会使整座城市的物价飞涨。清光绪八年(1882年),时任山西巡抚的张之洞在奏折中说:“科场之年,百物腾踊,不止三倍,因以累及赴试之士子、在省之居民”。这也就是说,因为举行考试,导致太原的物价在考试期间上涨了三倍,不但考生遭殃,太原居民也受到影响。从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文献来看,每次考试期间,考生光住宿费一项就要花掉5到10两银子。而在清朝中期,担任私塾教师的秀才的年收入也只不过10多两银子,这也就是说考生住宿费要花掉一个秀才的一年的收入,确实非常昂贵,其价格一点也不亚于我们现在的价格高昂的高考房。

这么昂贵的费用,对于不少生活贫困的考生来说肯定是无法承受的,那么他们考试期间住哪里呢?

今天的考生绝大多数考试时是住在家里的,少部分在学校住集体宿舍,部分住宿离考场远的还会预定高级宾馆。可以说,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在考试的这几天都是尽全力保障考生休息好。今天的考生,提前好几天就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了。而参加乡试的士子,则困难的多,因为考试必须在省城,很多人提前月余就长途跋涉去赶考了,每场考试的三天里,是不能出考场的,他们只能在考号里打个盹,考号是一个类似佛龛的空间,一排排紧密相连,宽约一米,进深不到一米半。在里面根本躺不下。时至仲秋,北方晚间气温甚至低于10度,考号连门都没有,住在里面相当于露宿。且无论贫富贵贱,一律如此。

其实那时的举子无论在哪儿下榻,整个考试的九天中,必然有六夜要在考棚里度过。以清代乡试为例,前后三场的时间固定在农历秋八月,为九日、十二日、十五日这三天。

过考生需要提前一天入场,推后一天出场;所以每考一场,要在考场(叫贡院)里呆上三天两夜:头一场八日进去,十日出来;第二场十一日进去,十三日出来;第三场十四日进去,十六日出来,连中秋节也在场内过。

这六夜自然难熬:没有床铺被褥,只能在考棚里忍着。考棚倒都是单间,却十分狭小,每间宽三尺,深四尺,也就是1.33平米这么一小点儿地方。房子很矮小,站起来伸不直腰杆。房中有两块活动的号板,两边墙上有槽。白天答卷时,两块板一高一低,就是一桌一凳。到晚间把两块板放平,就是床。可睡觉时根本伸不直腿,说是睡觉,不如说是受刑!

再说饮食,可以说高考很人性化,考试虽然紧张,但是为了让考生发挥好,考试的安排很合理。考生有充足的时间吃饭,休息。即使在两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也是允许喝饮料和去卫生间的。而科举考试就痛苦的多了,以乡试为例,虽然官府为考生统一提供食物,生火做饭的场所就在考场,其质量之差,可想而知。更关键的,因为上厕所非常麻烦,考生几乎不敢喝水。在这一场考试里,可以说是肯定睡不好,吃不好,喝水很少,还要承受大强度的考试压力。而这种考试,居然还要连考三场。

如果你认为古代人比现代人身体更加结实耐造,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过去参加乡试的读书人由于生活水平的关系,跟现代人比起来,普遍羸弱。而且年龄也偏大。今天的高考考生大多在18岁左右,几乎达到了人体生理机能的顶峰。而古代的士子,由于考上秀才,才有参加乡试的资格。因此二十多岁参加乡试已经非常年轻幸运了。儒林外史中的两个老儒生,周进中举时近60岁,而范进也54岁了。且这二位未中举时穷困潦倒,几乎到了饭都吃不饱的境地。他们以这种年纪,参加乡试,尚且能高水平发挥。对于今天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更是完全没有问题。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40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