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的军事能力究竟如何?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张良是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他一生算无遗策,奇计百出,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张良不是用兵如神的军事人才,因为无论是他单独带兵还是参化,都没打过什么出色的胜仗。张良也不是治府之才,因为他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政绩。但是张良绝对是任何帝王梦寐以求的顶尖人才——那种对人心时局极有洞察力的智谋之士。

谈及中国历史上的谋略大师,张良至少能排进前三,甚至称他为谋略第一人,一点也不过分!关于对张良的评价,最经典的是刘邦之语,如今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即:“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那么,这里却有一个疑问,即:张良的军事才能,究竟如何?

早期的张良是个鲁莽的人,后来遇到名师教育性情大变。都知道他年轻时曾经冒险刺杀秦始皇,这是一个莽撞的年轻人才会干的不靠谱的事情。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果之后,张良逃到了下邳(如今的邳州市)!有一天,张良在下邳桥上,遇到了奇人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这一段故事,已经广为流传。从这一传说中,也可以看到张良学过兵法,应该知道如何领兵打仗吧!然而,史书记载的内容让人吃惊,总结起来几乎只有四个字,即:无一胜仗!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的记载,张良唯有一次领军作战的实践!史书记载:“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这一段话不难理解,就是项梁派遣张良找到韩成,将他立为韩王。然后,张良为司徒(申徒是当时司徒的俗称),并和韩王一起,率军1000多人攻略原来的韩国城池!但攻下数城之后,秦军就又多回去了,张良等人只能在颍川一带游击作战!这是张良唯一一次领军作战,虽然最后还在“游击”,但事实上依然是失败了!有人说,张良1000多人,能“得数城”不错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秦末烽烟四起,很多城池没有秦军驻扎呀,当然很容易攻下了,基本上是传檄即定!

有朋友说,既然张良只有一次领军作战,用“无一胜仗”评价,对张良有些不地道!然而,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即:楚汉争霸中,张良和刘邦几乎形影不离,却为何不亲自指挥作战,而坐视刘邦(面对项羽时)一路惨败?唯独一次胜利,还是韩信指挥的垓下之战(项羽自刎的一战)!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张良军事才能了得,为何刘邦还屡战屡败?显然,这也说明了张良的军事才能很一般!或许,也就比普通人略高,但和韩信、彭越等人相比,估计是云泥之别吧!

举一个例子,刘邦最惨的一次战败,是彭城之战,50万大军被项羽3万打的彻底击溃!在这一战中,张良就在刘邦身边,为何他没有给刘邦足够的建议,没有预见到这一惨败?显然,张良实战能力不行,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帮刘邦却没有军事指挥能力!《史记·留侯世家》记载,“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间行归汉王,汉王亦已还定三秦矣。复以良为成信侯,从东击楚。 至彭城,汉败而还。”韩王死后,张良就死心塌地的追随刘邦,再也没有离开过,张良全程参与了彭城之战!当然,或许张良有独立领军的胜利,但史书上没有记载,所以只能当成没有了!总得来说,张良虽然学过兵法,谋略过人,对人的心理把握能力很强,但论领兵打仗,他真的不行!或许,上帝给他推开一扇门,就又给他关上一扇窗!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大封文武功臣,他尤其对汉初三杰之首的张良情有独钟,并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张良当即谢绝了刘邦对自己的浩荡皇恩,仅只求封为“留侯”,多年后他表示“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张良功成身退、不贪恋权位的品格让刘邦及后人大为感动和赞赏。

然而,《史记·留候传》记载“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23年,平卒。卒,20岁,秦灭韩…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而“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张良家族5世相韩,他为报国恩散尽家财刺杀秦王,费如此大的功夫就只为泄愤后“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善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外”的张良自然不是愤青,他开始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政治预期:恢复韩国,恢复家族的荣耀。为此,张良自韩国被秦灭之日起就开始谋划刺杀秦王,准备了12年后终于乘秦始皇巡游到阳武博浪沙时实施了刺杀行动,失败。10年后,秦始皇驾崩,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先起义,张良拉起了100余人的武装投到刘邦麾下为厩将。

当反秦势力实际盟主项梁吸取陈胜不立楚后而自立招致失败的教训立楚怀王孙心为楚王的情况下,张良不失时机地说服项梁立故韩诸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他自任为韩国司徒。虽然刘邦对张良情有独钟,常善用其策,张良也认为“沛公殆天授”,但当项梁同意立韩王成时,他便义无反顾地离开沛公,跟着韩王成一起带兵西进韩国故地,投身重建韩国的事业。

然而张良推荐拥立韩王成却成了他一生唯一的败笔,虽然在张良的组织下韩军发展到千余人,并“西略韩地得数城”,但由于韩王成缺乏号召力和政治军事能力,其地复失。这让张良自知凭韩王成与自己的力量无法与秦军抗衡,于是当刘邦从洛阳南出轘辕后他立即“引兵从沛公”西进关中灭秦,而让韩王成守韩故都阳翟,他寄希望待灭秦后凭功为韩王争取韩国故土。

可是韩王成太不安分,竟以光杆国王的身份追随项羽到关中,后来被封为18王之一。张良送汉王刘邦之国后献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后便东返韩国,却怎么也找不到韩王成,原来项羽因其无功而不让他之国,把他带到彭城后降为穰侯,最后将其杀害。所幸张良之前在随刘邦击阳城时寻得韩襄王之孙信,国不可一日无君,他遂请刘邦立信为韩王。

相比于韩王成,张良更看好韩王信,韩王信身高八尺五寸,身材魁伟,性格勇武。张良将手里的韩军完全交给了韩王信,他带着这支队伍跟随刘邦参加了灭秦之战、楚汉之争,为汉朝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因此锻炼出超群的军事能力和不俗的政治眼光。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即皇帝位,分封诸侯,韩王信成为汉朝8个异姓王中唯一一位属于六国之后者。

张良在韩王信身上寄托了绵延韩国国祚的希望,然而,刘邦在封韩王信8个月后便大封同姓王,并将韩国故土封给自己的儿孙们,而将韩王信国土换到了太原郡。虽然太原郡比韩国故土多出20多个县,但地荒人稀,物产贫瘠,又常有匈奴的侵扰。历代先君经略了200多年的韩国如今竟被扔到边塞,这对韩王信无疑是个晴天霹雳,连张良也是毫无思想准备。

公元前201年,韩王信以马邑降匈奴,刘邦率32万大军亲征却被冒顿围困白登山7天7夜,而张良此时以及后来的3年都没有活动的记载,可见张良要么是避嫌要么不愿参与。后来也许刘邦与张良达成了某种协议,即他帮刘邦灭陈烯,而刘邦招降韩王信,张良这才于公元前197年出山。然而1年后,韩王信最终还是死于汉军的手里,这让张良心灰意冷,遂做出“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的最终选择。

张良虽然能够带兵打仗、冲锋陷阵虽然不如韩信,治理国家即使不如萧何,但是张良的智谋过人,具有战略的眼光,绝对是一个出色、优秀的谋士,最后张良也是一个知进退的人物,他帮助刘邦打下天下,却没有帮助刘邦治天下,他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所以在刘邦取得天下之后,张良就离开的大汉朝的权利中心舞台。最终张良也得了一个善终。这边是张良为人处世的高度呀!让我们世人为之佩服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40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