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抗战时期 他是国民党著名将领 最后选择起义投靠共产党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生命跟鲜血换来的,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会代代相传,会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愿英雄精神永世长存,愿英雄安息,愿后人奋进。今天小编就要和大家讲一位抗日先烈。他就是郑洞国。

郑洞国(1903—1991),字桂庭, 汉族,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参加东征和北伐,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古北口抗战,“七七事变”后,相继率部参加保定保卫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昆仑关大捷、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屡创敌顽,战功卓著;1943年调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率部会同盟军收复缅北,扬威国外;1945年回国,历任第三方面军副司令、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等职,1948年于辽沈战役的重要时刻,脱离国民党阵营。建国后,他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第五、六、七届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同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祖国建设与统一事业。1991年1月27日,郑洞国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去世后受到两岸共同追悼。

1943年初,郑洞国受命担任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该军最初是由1942年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后退入印度的新38师、新22师组成的,以后又由国内空运补充了大批兵员,当时均驻在位于印度加尔各答西北的兰姆伽营地,接受美军的装备和训练,为尔后反攻缅北,打通滇缅国际交通线做准备。

在作战期间,郑洞国经常亲临前线,鼓舞士气,视察督战,并参与了一些重要的指挥与决策,为取得这些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3年11月底,蒋介石在参加完开罗会议的归国途中,携夫人宋美龄曾于兰姆珈作短暂停留,视察了训练营地。在看到受检部队装备精良、队伍严整、官兵精神饱满、士气旺盛之后,蒋介石深表满意。

1944年8月,中国驻印军的新38师、新22师,与反攻战役开始后陆续空运到印缅地区的新30师、第14师、第50师,奉命编为新1军和新6军,美国将领史迪威仍任驻印军总指挥(10月以后由索尔登将军接任),并成立副总指挥部,郑洞国升任副总指挥。数月后,因国内战局吃紧,新6军奉调回国,新1军则继续前进,先后攻克了敌重兵防守的重镇八莫、南坎、芒友,于1945年1月下旬与中国滇西远征军会师于中国边境城市畹町。至此,中印公路全线打通。3月底,新1军又相继占领贵街、新维、腊戍、细包等要点,全部肃清了中印公路沿线及周围地区的日军,历时一年半的缅北反攻战役乃告结束。缅北反攻战役的胜利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48年2月,东北解放军相继攻占辽阳、鞍山、法库、营口等重要城市,3月中旬再克战略重镇四平街。为避免被解放军各个击破,在四平街战局吃紧时,卫立煌派郑洞国先后飞往长春、永吉,部署、指挥驻永吉的60军向长春撤退。此后,国民党军队在东北仅剩下沈阳、长春、锦州三大孤立据点及周围少数中心城市,处境岌岌可危。为使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在东北免遭覆没,郑洞国曾建议再进一步主动放弃长春,集中主力于沈阳、锦州之间,以期能战、能守、能退。但蒋、卫认为弃守长春会造成不利的国际影响,况且固守在长春尚可扯住解放军南下的衣襟,减轻沈阳、锦州方面的军事压力,所以没有采纳郑的意见。非但如此,蒋、卫还拟让郑兼任第1兵团司令官和吉林省主席,担负固守长春的任务。此时长春已经在解放军的四面包围之中,郑洞国的许多幕僚、好友都劝他不要从命,郑自己心中也颇踌躇。3月下旬,在蒋、卫一再催促下,他只好飞赴长春,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痛苦的一段时光。

整个东北大局已定,只剩下几座孤城负隅顽抗,郑洞国此时带领10万人据守长春,因为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已经被解放军切断,所以郑洞国只能被动防守,想打出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而解放军之所以没有对长春发起总攻,也只是因为重火力武器目前都在锦州,所以才仅仅是围困长春罢了。在局势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之前,郑洞国其实给蒋介石提了一些好主意,但并没有被采纳,可以说东北战事的失败,蒋介石要是负一定责任的。

很快锦州就被解放,长春显然会成为解放军的下一个目标,这时候郑洞国才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要求他想办法突围。但因为长时间的围困加上东北战事失利的消息萦绕耳边,郑洞国的部队早已军心涣散,根本不听郑洞国的指挥。很快他的60军就宣布起义,紧接着新编第七军也选择投降,只剩下郑洞国和他的直系部队。无奈之下,郑洞国带着部队躲进了中央银行的大楼,这时候他还信奉着他的愚忠。

郑洞国想鱼死网破,但他的部下已经无心作战,感觉屈辱的郑洞国想要自杀,却被部下夺去了手枪,而后他又被部下骗到了前厅,在那里等待着他的是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战士。这时候的郑洞国不得不选择起义,投入共产党的阵营。

随着东征、北伐、抗战,在血与火的战场上,郑洞国沿着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的阶梯一步步的上升。历史上的抗日战争,是以1937年“七.七”事变为始,但郑洞国的抗日历程,却是从1933年的古北口之战开始。此役,他率部前后奋战两个多月,重创日寇;“七七”事变后,他又率国民党第2师参加保定会战,固城数日,于敌重重包围中神奇突围;1938年在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中,他率部迂回作战,战功卓著;1939年,他以第5军副军长兼率荣誉1师师长之职,率部正面主攻昆仑关,与全军官兵一道谱写了铁血昆仑的英雄史诗。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4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