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同样是摄政王,为什么多尔衮能带领大清统一,而载沣却是走向灭亡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不得不说,历史总有着惊人的巧合。大清是从一位摄政王带着一对孤儿寡母开始,又是从一位摄政王带着一对孤儿寡母而结束。多尔衮载沣,大清王朝仅有的两位摄政王,满清在他们手上一个走向发达,一个走向灭亡。同是摄政王,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

明末多方势力角逐,群雄并起,明朝官军、李自成大顺政权,张献忠大西政权,以及关外的满清政权,可谓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黑暗残酷的时代,更是英豪热血的时期,一曲曲悲歌,壮怀激烈。满清虽然战力强悍,可谓被山海关阻挡于关外,对于中原局势可谓是鞭长莫及,谁曾想,1644年,那个沉闷的时节中,北京城被攻破,崇祯皇帝自缢,闯王李自成成为了紫禁城之主,一切来得是如此的突然,大明一片哗然,连远在山海关准备进京勤王的吴三桂也一时不知所措,历史就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偏偏在吴三桂准备投降大顺政权时,发生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传奇,从此历史的走向发生了急转弯,而关外的满清政权也迎来了一闪即逝的机遇。

摆在摄政王多尔衮面前的是满清政权的何去何从,进一步可能是圈套陷阱,阴谋诡计,但也可能是从此开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畅快天地,多尔衮犹豫了,毕竟这是一个族群的生死大事,自从接到吴三桂的书信之后,他有兴奋,但也有不可抹去的疑虑。当时这个事件摆在满清权贵的眼中,竟然是有着不少的目光短浅之辈,他们只注意到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满清政权的长远考量。多尔衮拍板,决定驰援吴三桂,但却是先让得关宁铁骑和大顺军战得惨痛之时,适时出手,典型的坐收渔利。奈何吴三桂被逼上绝路,也只能被当枪使,这招阳谋可谓是无懈可击啊。

最终李闯退出北京,而多尔衮乘势追击,占得明朝都城,从此定鼎中原,开启天下之利的先机。同年,满清在北京建国,这一举措可别小看,具有着巨大的政治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满清权贵不少人只知烧杀抢掠,没有政治嗅觉,并没有占据北京的长久的打算,而这都是多尔衮力排众议,最终定鼎乾坤,方有了后来的称霸天下的局面。作为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为满清的奠基和建立有着功不可没的付出,这一点不管历史如何变,都是不可抹杀的。

摄政王在有清一朝,出现的次数并不多,除了开国多尔衮之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清末的摄政王载沣。1908年,载沣之子溥仪继承皇帝位,而载沣则被任命为摄政王,辅助皇帝管理朝政,可谓是权倾朝野,一时威势无两。

载沣自从成为摄政王开始,他就着手整顿吏治,唯才是举,想要给腐败的清政府一个朗朗青天,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载沣所作所为虽见成效,却也并无大用,在军事上,他罢黜手握军权的袁世凯,安插皇族亲贵,却并没有完全渗透,没有有效的掌控住军权。在经济上,如有筹款事,无论如何,定要以不加抽捐税为正当办法,可见他清楚的认识到各种苛捐杂税只会令得统治基础崩溃,一切的措施,微有成效,却难有重大作为。

终于在1911年,载沣迫于内外压力,将大权移交给了袁世凯,而他自己在革命浪潮中退居幕后,结束了他纠结而烦恼的三年摄政王生涯,直到辛亥革命的爆发,眼看着清帝国的破灭,而他却只能叹息感慨而已。

同样是摄政王,同样是爱新觉罗的子孙,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

首先,个人能力差距极大。

多尔衮被封睿亲王,从他的封号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睿智的人,他的军事和政治能力都非常强,他是正白旗旗主,多次参与和明朝、蒙古的战斗,在皇太极去世之后与济尔哈朗同任辅政王,第二年以摄政王身份带兵入关。在同时面对李自成和南明朝廷两个敌人的时候,他准确的做出了判断,先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然后再南下征服南明,为最终统一全国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而载沣,之所以能够成为摄政王是因为他的儿子溥仪被慈禧太后选中,而其余宗室成员又老的老,小的小,无堪用之才,载沣就成了矮子里的将军,从载沣的个人经历来看,军事、政治能力都很差。

其次,性格、情商的差异决定命运。

多尔衮在与豪格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他能够利用灵活的手段将支持豪格的正黄、镶黄两旗贵族进行分化,而且拉上济尔哈朗同任辅政王,减少大家的反对,站稳脚跟之后再将权利全部集中到自己的手中,特别是入关之后多尔衮的地位更是如日中天,完全就是清朝的太上皇。

而反观载沣,只是一个眼高手低、不知变通的王爷,面对手握重兵的袁项城,他只为报兄长之仇,与其翻脸,剥夺他的兵权,然而自己又完全指挥不动北洋军,最终还是需要袁出山收拾烂摊子,可见载沣毫无政治手段,嫉恶如仇并且全部表现出来的人从来不会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再次,外部环境的不同。

清朝刚刚兴起的时候,面对的明朝虽然是一个大帝国,但是明朝已经走过了两百多年,体制已经失去了刚刚建立时的活力,官僚体系已经完全腐化,同时内部千疮百孔,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帝国只剩下一个空壳子。而满清又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满清捡了大便宜,当然这也有多尔衮的功劳。

而载沣时期,清朝和之前的明朝一样,已经走过了两百多年,再加上西方世界的介入,载沣面对的情况比崇祯皇帝还有严重,再加上载沣的执政能力堪忧,在内外压力之下,满清只能走向灭亡。

同是摄政王,多尔衮是靠着自己的能力而强势崛起,在尔虞我诈中,在争权夺利中磨砺成了王朝的实权统治者,名义上的摄政,实际上的皇者,定鼎了乾坤,开创了一番霸业,而载沣,是因为幸运而神的将领而有幸在26岁时,成为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他口含天宪,炙手可热,可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末年,他却是能力平庸,碌碌无为之辈,虽有报国热情,却没有报国的魄力与手腕,结局只不过是看着268年的帝国,在眼前瞬间崩塌而已。

可能在历史的潮流之下,非人力能够力挽狂澜,可是能力强者,却有可能阻滞事态的发展,延续国祚的传承时间,这一点在多尔衮和载沣的经历之中就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39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