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魏延深受刘备重用 为什么诸葛亮死后也要留下遗命杀他?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刘备称帝到白帝城托孤,再到诸葛亮北伐,魏延都是一员深受重视的大将,为蜀汉立下了不世功勋,可魏延的结局却很悲惨,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那么,诸葛亮为何留下遗命死后要杀掉魏延?

魏延一生随刘备南征北战,并深受刘备重用,乃至超过义弟张飞,从未起过叛变之心。及至到最后,他也没有北降曹操,东降孙吴,却被马岱杀死,还被夷了三族,成为三国时期千古第一大冤案。诸葛亮杀魏延的原因有三。

其一,担心自己死后无人能制得住魏延,魏延的性格有点像关羽,刚烈骄矜,单论军事是一把好手,但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则不够通润。一旦魏延掌权势必打乱朝局,依照魏延的行事风格和战略倾向,必然全盘否定自己这么多年的部署,改变总体战略,转而走上更加冒险的激进主义路线,进而让蜀汉面临更加凶险的局面。

其二,诸葛亮要为自己的派系扫平最大的障碍。魏延在当时的蜀汉朝局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是军方仅次于诸葛亮的二号人物,无论刘备也好刘禅也好,对魏延都是很信任很倚重的,刘备对魏延的信任和看重显而易见,任命他做汉中太守,封正号将军(对比大家非常喜欢的赵云仅仅是一个杂号将军),而魏延也一直用实际表现来回报了刘备。刘禅对魏延的信任和倚重则稍显隐蔽,在杨仪污蔑魏延谋反的时候,刘禅并没有直接自己下判断,而是问计于群臣,他内心其实是不愿追究魏延并想给他一个回来的机会的,这个时候哪怕有一两个在朝中稍有份量的大臣帮魏延说两句话,他也就顺着给魏延一个台阶下了。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重臣几乎都是诸葛一系,刘禅需要有魏延这么一个强有力的臣子来制衡局势,甚至在适当的时机对政局进行洗牌重组。换言之,魏延一旦得势,诸葛系必然失势,尤其诸葛亮亲自挑选并培养的第二代接班人姜维就无法顺利接班。

其三,诸葛亮出于对刘备的承诺和对刘禅的爱护,必须除掉魏延。对刘备的承诺很简单,这里不说了,说一说对刘禅的爱护。诸葛亮是看着刘禅长大的,这么多年辅佐刘禅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通过对刘禅的观察,使得他越发的喜爱这个晚辈,他经历过东汉末年那样的复杂混乱的局面,不想让刘禅成为第二个汉献帝,因为他清楚的知道魏延比董卓有才能的多,一旦刘禅收服不了他而当时朝中又没有人能像自己这样能镇的住魏延,那么刘禅就真的危险了。所以在临死前出于一种护犊子的心态,他也必须把魏延除掉,至于理由,编一个就是了,那么多朝臣都是自己的人且没几个跟魏延关系好的,只要有一个理由就可以了。

诸葛亮去世后,魏延认为自己等来了机会,他是军事上的二把手,诸葛亮死了,他认为凭自己的资历、威望、军事指挥艺术能力,代替诸葛亮的地位理所应当,他这么认为,很多大将也这么认为。但最后诸葛亮却让他的政敌杨仪自代,这给魏延当头泼了一瓢冷水。魏延不但不服从杨仪的命令,而且公开蔑视主帅,“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魏延不但是这么说的,而且将自己的愤怒落实于实践,所以他的部下军士们都认为魏延疯狂了,没有跟着他造反,所以一轰而散。堂堂大将魏延,最后竟然成为了孤家寡人,被马岱所杀。

那么魏延自己有责任么?这是肯定的。魏延之死和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如果他能把性格收敛一点,把姿态放低一点,让态度和蔼一点,也不至于在最后和杨仪的斗争中众叛亲离,只凭王平一句话就让身边的士兵作鸟兽散。他自己只能带着儿子灰溜溜地逃亡汉中,被马岱擒杀,三族夷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3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