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一登基之后就要迁都至北京呢?是什么让他如此的急促?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朱元璋从一个乞丐一路飙升到了皇帝建立了明朝,将南京定位都城,明朝一共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在位过的皇帝也有十六位之多,在朱棣刚登基的时候为什么将定在南京的都城迁往背景呢?

首先是因为朱元璋在位时就已经有了迁都北方的想法了,朱棣迁都也是完成了朱元璋的遗愿。纵观我国古代的封建史,南方政权想要北伐成功统一全国的有很多,如蜀汉、东晋等,但都失败了,维度朱元璋的北伐成功了,这也是南北地域差距的原因。而朱元璋虽然北伐成功了,但他也知道地处南方的南京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都城的最佳选择,心中早有迁都之意。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就派太子朱标去考察关中和洛阳两地,有意想将都城迁往西安或者洛阳,但是朱标命薄,洪武25年从陕西视察回来后就感染风寒病逝了。朱元璋痛失爱子,又是自己培养几十年的接班人,如今没了十分伤心,后来立朱允炆为皇储,一心为年幼的皇孙铺路,再没精力想迁都的事。

朱棣是个有野心,同时也有能力的人。所以他便一不做二不休把侄子赶下位,自己登基为帝了。朱棣在登基后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将原本的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

这其实有些让人不解,毕竟当时的南京城是一个既安稳平定,有富庶祥和的地方,为什么朱棣会选择迁都往当时深受附近游牧民族困扰的北京呢?

其次朱棣迁都北京也是为了坐稳自己这抢过来的皇位。本来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就是皇长孙朱允炆,但是由于朱允炆削藩太操之过急,逼的朱棣造反,最后朱允炆失踪,朱棣登上皇位,可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皇位本不属于朱棣,加上南京旧势力众多,朱棣若要坐稳皇位就得把都城迁往自己的封地北京。朱棣也是一登基就急着迁都的事,永乐元年下诏将北平改为北京,永乐四年下诏在北京修建宫殿,永乐七年后朱棣多次北巡并让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自己常住北京,永乐十八年北京的宫殿终于建成,朱棣才下诏次年正式迁都。

朱棣之所以动心迁都,不外三个原因。

第一, 据说他对南京没有什么好印象,进入南京时,臣民对建文帝普遍的忠诚、对他本人的冷淡,令他很不舒服,而此后为威慑人心的一系列屠戮虽将反对,不合作的局面敉平,却进一步败坏了他的声誉。北平,则是他长年就藩的旧国,也是他崛起之地,“群众基础”不错——至少他自己这么觉得。

第二, 作为背负篡弑恶名的非法夺取皇位者,朱棣自登基起一直到死,实际上毕生在为恢复名誉而奋斗,他不能做一个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守成之君”,必须创下“丰功伟绩”来证明自己虽然得位不正,却远比理所当然却平庸碌常的合法继承者更雄才大略,国家到了他手里,更辉煌、更有前途,他脑子里一直缠绕着这念头,所做每桩事皆以此为出发点,重建北京,一方面本身就是好大喜功的表现,另一方面更是为了便于筹划和实施后来数次对蒙古人的北征——一句话, 他将以北京为基地,干一番平定宇内、拓疆辟地的大事业。

第三, 迁都北京,还涉及一个更深密的谋画。当年朱元璋建藩边地、 屏翼帝室,结果诸藩拥兵自重,并终于酿成“靖难之乱”,朱棣本人就是这种现实的直接受益人,对“塞王”之弊最清楚不过,现在他自己做了皇帝,势不容悲剧在自己或其子孙身上重演。他想出的办法是, 将“塞王”内迁,军事实力最强的宁王(就藩大宁,北京东北方)首当其冲,次则谷王从宣府、辽王从广宁内迁,国家正北防线为之空虚, 对策则是亲自坐镇北京以应付边患危机。

当然朱棣迁都北京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北京确实比南京更适合作为都城。因为南京的地势不好,只有长江可守,一旦长江失守南京必失,而且历史上在南京定都的王朝都很短命,如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虽然有些迷信,但是为了明朝国祚长久还是迁都更为妥当。况且当时北方边境防务严峻,经常受外族的骚扰,北元也对明朝有一定威胁,迁都北京可以更好的防守北方。

朱棣迁都北京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也正是因为他的迁都,才让明朝成为继汉唐之后中国封建王朝的又一个高峰,无汉朝的外戚干政,无唐朝的藩镇割据,无宋朝的岁币称臣,真可谓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36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