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古代 普通百姓一日果腹之物是什么?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变得富裕起来了,不再为温饱而烦恼,越来越多的人反而纠结每餐不知道吃什么为好,熟不知在古代,人们经常吃不饱饭,那么普通百姓们一日果腹之物是什么呢?

在宋朝以前,只有王侯贵族可以一日三餐,而普通百姓最多一天只能吃两餐。这是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不能满足所有人一日三餐的需求,同时受日落而息和“过午不食”的理念的影响,普通百姓一天两餐的习惯也就传承了千年,正所谓“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餮而始”。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以宋朝作为界限,分别说下饮食文化的变迁。

《礼记》记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我国自古就非常注重饮食,周天子王畿官员有4000多人,其中有2300多人是负责饮食或者从事和饮食有关的官职(可以说我国是最早的吃货国家)。早期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到后来懂得了用火烧烤食物加热,到黄帝时,发明了烹饪用具,即“黄帝时有釜甑,饮食之道始备”(谯周《古史考》),这个时候人们吃得食物开始有了色香味。

那么当时人们吃什么呢?主要是麻黍稷麦豆五谷,方式主要就是烧烤、烹煮,蔬菜以冬葵、韭菜为主。吃肉是非常少的,即使是王侯贵族也不能随意吃肉,因为受生产力和礼制的约束,当时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羊,大夫士无故不杀犬豕。”东汉时出现了酱油、醋等调味料。虽然饮食花样越来越多,但当时的普通百姓在和平时期也仅仅是果腹而已,谈不上能吃饱。

从南北朝时期到唐朝这一段时间,烹饪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增加了蒸、炒、煎等方式,人们学会了腌制腊肉、咸菜。唐朝因为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生产力提高,稻、麦、粟取代原来的五谷,成为了主食,城市街头也大量出现了餐馆、酒楼。域外饮食也在这个时候大量传入,出现了胡饼、菠菜、胡饭等,稍微富足点的百姓家庭不仅可以吃饱,甚至可以吃的很好。

到了宋朝,我国的饮食文化再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现代的饮食结构,也出现了现代才有的完备的煎炒烹炸烹饪方式。

这是因为宋朝的经济文化繁荣,皇帝的集权统治出现松动,民间彻底打破了宵禁这一穿传承千年的制度,百姓有了丰富的夜生活,饮食也变成了一日三餐,而且种类繁多,焦圈、油条(油炸脍)、肉咸豉、东坡肉、鱖鱼、豆沙包等,冷热搭配,既有山珍海鲜,也有传统的鸡鸭鱼等。当然普通平民百姓是不可能天天吃得起这些的,但相比过去而言,宋朝百姓的生活还是改善了不少,除了满足果腹之外,已经可以享受饮食文化了。

不仅如此,宋朝百姓还可以叫外卖,出门闲逛可以在小饭馆吃一碗各色面条,这个是可以负担的起的。宋朝形成的饮食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元明清等朝代。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靠天吃饭的古代,百姓能吃饱吃好,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没有动乱。

而在中国后期,新航路开辟也让中国内部流传了更多的食物。其中玉米和白薯也流传进了国内。玉米和白薯同雕胡米不同,产量是比较高的。雕胡米作为一种高级粮食作物,普通的农民自然是不能经常使用的。可玉米和白薯就不同了,这两种农作物产量非常高,所以也可以满足老百姓的日常需求。

而菜食在古代,其实并没有像现在种类这么多。甚至在中国古代,蔬菜的种类仅仅有20多种。包括大葱,韭菜一类的。但中国更早时期,甚至就连海藻和睡莲一类海生生物,也被农民们拿出来做菜。在汉代以后,萝卜和大头菜也成为了中国百姓日常食物。

看完了古代的一日三餐,你是否会觉得现在的生活非常美好?古代人如果能吃到现今的一些美食,恐怕觉得要幸福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3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