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汉废帝刘贺:一个政治斗争牺牲品 仅仅当了27天的皇帝就被废 刘贺被废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刘贺是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刘贺即位十余日,霍光已与张安世谋划废之。六月癸已日,即刘贺在位第27天,其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为庶人,史称汉废帝。

称帝27天即被废黜,在史书上不多的记载里,“行淫乱”三个字总结了刘贺为何被废。在位时间太短,他未被计入帝王年表,《汉书》也没有为他作传。这个史记中劣迹斑斑、“平均每天做42件坏事”的“汉废帝”,逐渐在历史烟云中被堙没,如今,随着刘贺墓葬一万多件文物的出土,或将作为另一种“史记”,讲述其为帝、为王、为侯的跌宕一生,还原一个真实的刘贺。

汉武帝之孙

刘贺的出世,要从一首歌说起。“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时,在一次宫廷宴会上,乐师李延年献舞时唱了这首歌。歌中所唱的女子,就是李延年的妹妹。不久,佳人入宫,成为史上著名的汉武帝宠妃李夫人。进宫后,李夫人产下一子,名刘髆,即刘贺的父亲。专宠佳人,爱屋及乌,刘髆也被汉武帝视为掌上明珠。

公元前97年,刘髆被封为昌邑王,辖今菏泽市境东部的巨野、成武、单县及今天济宁市的金乡、嘉祥五县之域。当时的昌邑古城,桑麻遍野,盛产五谷,是当时的经济都会、富庶之地,北方的牛马牲畜,南方的丝茶竹器,东方的鱼盐海产,西方的皮革,皆在此交汇。

史书上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当时刘髆、刘贺应是生活优容。《汉书》记载,李夫人病重时,将独子刘髆及自己的两位兄弟托付给汉武帝。她去世后,汉武帝日夜思念,并按她的遗嘱,加封了兄长李延年,李夫人的弟弟李广没有尺寸之功,汉武帝也找理由封他为侯。至于如何厚待刘髆,目前的史料中并未记载,但史学家分析,作为至亲的子孙,刘髆、刘贺得到的荣宠只会更多。

短命皇帝

安居山东一隅的刘贺不曾想到,他会在19岁这一年迎来了人生剧变。公元前74前,年仅21岁的昭帝去世,昭帝无子,帝位空悬,议立新君成为朝中首要大事。因受汉武帝托孤,大将霍去病的弟弟、权臣霍光担心大权旁落,说服群臣选择了刘贺继承皇位。北大历史系教授辛徳勇认为,霍光改用昌邑王刘贺,大概是基于如下几点考虑:刘贺是武帝的孙子,辈份低,便于加以管束;不到二十岁,政治经验浅;刘贺爱玩,韬略不足,更好掌控。

据《汉书·五子传》记载,得到传位于自己的消息,刘贺火速赶往长安,仅半天就驱马跑了两百多里,侍从的马多被累死。皇位之上风光无限,却也危机四伏。登基前,刘贺手下一位叫王吉的中尉曾婉言相劝,告诫刘贺,即位后什么事都别做,绝不能触动霍光的权柄。

但刘贺并未依言行事。研究西汉史的江西省政府文史馆馆员许智范分析,刘贺继位后,并不愿意充当傀儡,为了扭转霍光控制朝野的局面,他决心自己执掌宫廷,着手调整宫廷禁卫兵马。登基仅27天,霍光就借太后之手,废黜刘贺帝位,赐归故国。对于大汉王朝的这位短命的皇帝,《汉书》没有专门为他立传,而他的情况在《宣帝纪》《武五子传》各有叙述。

“行淫乱”,正史用三个字总结了他被罢黜的原因。史记中,在废黜皇位时,霍光数算其罪过,有1127件,平均到27天,每天要做42件坏事。具体来说,不外乎贪色寡情、贪婪刚愎、忤逆信馋。罢黜皇位后,刘贺从封国带到京城的200多旧臣,大多都被判以“陷王于恶”的罪名,悉数诛杀。这批人临刑前号呼市中,连连大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后代的史学家分析,这两句哀叹,证明刘贺登基后,面对霍光统揽朝政的局面,这些人已经谋划采取行动,清除霍光。

抑郁侯王

短短一月,皇帝变成平民。来时,群臣簇拥,走时,家丁零落。返归山东故国的刘贺,位置颇有些微妙。霍光以上官皇后的名义,赐予刘贺食邑两千户,昌邑故国的财物也给了他,但王的身份,却再没有了。公元前63年,霍光已死,霍族已除,继位的汉宣帝既是忌惮,也是念及骨肉之情,下诏改封30岁的刘贺为海昏侯。刘贺便率家人,顺鄱阳湖,沿赣江而上,千里迢迢来到了偏远的豫章郡。

虽然在物质上是富足的,但刘贺的政治生命,他与皇权、与帝国中心长安的联系,基本已被宣判了死刑——朝中侍中金安上谏言,刘贺虽为列侯,但为上天抛弃,不应该奉行宗庙,也不应参加朝见天子之礼。宣帝同意了这一建议。据社科院考古所副研究员刘瑞的观察,在此之后,在各诸侯一年一度到长安参加大型活动的名单上,就看不到刘贺的名字了。

尽管如此,刘贺还是心向着北方。地方志《豫章记》记载,他常行船到修水与鄱阳湖交汇处,遥望北方,愤慨而还。后人便称此地为“慨口”。清代诗人黄正澄有诗:城漫移昌邑,侯空据海昏。

在一次行舟中,豫章的太守卒吏孙万世问刘贺:你被废时,为什么不斩大将军,却听凭别人夺去天子玺印与绶带呢?刘贺说:错过了机会。孙万世又说,你不久会应在豫章封王。刘贺回:应该会这样,但现在不该谈论。这番对话被告发,汉宣帝知道刘贺没有能力再起事,就下诏不予追究,只削夺了刘贺食邑3000户。

考古发掘证明,在海昏侯国的四年,刘贺该是在疲病交加中度过。在椁室内,考古队员发现了两张两米多长的卧榻,江西师大古籍整理与研究所副所长王刚认为,这证明他后期长期躺在榻上会客,连起身都是困难的。早在山东昌邑故国时,《汉书》对他的腿疾就有过记载,称他“身长体瘠,病痿难行”。

和卧榻一起被发掘出的,还有冬虫夏草、火锅等文物,王刚认为,这应该是治疗他的咳嗽、为他御寒所用。但事实证明,这并没有延长他的寿命。在公元前59年,刘贺病逝于昌邑城,年仅33岁。

淫乱争议

可是,随着南昌海昏侯家族墓葬的发掘,以及人们对史书更深入的研究,对刘贺被废的原因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首先说荒淫无度,这是最传统的看法,史书记载:刘贺即位后,天天饮酒作乐、嬉戏游玩,好不快活;在官方文件中,还提到刘贺在奔丧期间,没有悲伤之心,来长安的路上,不吃素食,与美女寻欢作乐;进入皇宫后,孝昭皇帝的灵柩摆在前殿,刘贺与昌邑旧臣在后殿击鼓、奏乐,开party;此外,还和先帝的女人淫乱。皇太后愤怒地说:“为人臣子,当悖乱如是耶!”

言之凿凿,众口一词,刘贺的荒淫似乎已成定论。但是在海昏侯墓葬中,出土了编钟、围棋、孔子屏风,还有大量的书籍。汉朝人遵循“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墓室中的场景,往往是对逝者生前居住环境的模拟。海昏侯墓的风雅之物如此之多,说明刘贺是个很有教养、处事冷静的人。史书上那些所谓的罪证,都是以霍光为首的敌对集团抹黑的产物?

但也有观点认为;干一千多件坏事虽属夸张,但刘贺的荒淫、纨绔依然可信,在汉武帝以后的墓葬中,发现儒家经典并不奇怪,这在两千多年前的上流社会是一种时尚,围棋等物品的的出土,也不能说明刘贺就一定很有休养,毕竟附庸风雅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有书,不一定看书;有棋,不一定下棋。别忘了,除了书籍,墓中还出土大量五铢钱、奢侈品呢。有辣么多钱,说明海昏侯的奢靡也是板上钉钉的,刘贺是位地地道道的享乐主义者,史书上那些斗鸡走犬的记载并非虚言。

被废真相

总之,刘贺荒淫与否,各有各的说法,莫衷一是。但他和霍光集团的冲突倒是千真万确的,这也是刘贺被废的关键原因。汉武帝驾崩前,托孤于霍光、桑弘羊金日磾等人,让他们共同辅佐幼主。昭帝在位期间,“政事一决于光”,每次开朝会,丞相田千秋总是默不作声,霍光说:丞相你讲几句吧。丞相就是不讲,为什么?因为大权都在霍光手上,丞相徒有虚名,万一说了大将军不爱听的话,祸事不就来了?见丞相如此懂事,霍光对他特别敬重,每次出现祥瑞,就要给丞相一些褒奖,大汉国泰民安,都是您老领导有方!

对于朝中的局势,有识之士都非常清楚。刘贺离开昌邑国,一个叫王吉的人劝他说:“大将军抱持幼君襁褓之中,布政施教,海内晏然,虽周公、伊尹无以加也。今帝崩无嗣,大将军惟思可以奉宗庙者,攀援而立大王,其仁厚岂有量哉!臣愿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听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愿留意,常以为念!”言下之意,霍光一手遮天,您千万不要招惹他,安心当个傀儡就可以了。

的确,刘贺年轻,威望不足;从小到大都在昌邑做王爷,长安城里没有什么根基。此时如果和霍光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眼下最好的方法就是等待,汉武帝十六岁登基,把奶奶窦太后熬死了才真正掌权;万历皇帝上台十年,耗死了张居正,才有清算他的机会。王吉的分析可谓审时度势,对于刘贺来说不失为良策。

可是,从后来的所作所为看,年轻气盛的刘贺并没有听进王吉的建言。为此,他付出了沉重代价。此次进京,刘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带了两百多位昌邑国的臣子,老部下跟随自己这么多年,如今发达了,不得提携提携,苟富贵,勿相忘!一个外地人跑到长安工作,人生地不熟,有昌邑国的老乡,便不会势单力孤,至少有个依靠。

等到当了天子,刘贺带来的班底都给提拔了,好多人都是破格任命的。这样的行为,自然遭受公卿大臣的不满,我们这些中央的高官都不提拔,却提拔昌邑国的,他们何德何能啊,不就因为是你刘贺的跟班吗?霍光听说刘贺的命令更加紧张,一旦这些人事调动落到实处,朝中就会形成一股忠于刘贺的天子党,毫无疑问,这对大将军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提拔昌邑国相安乐为长乐卫尉的命令,更使霍光寝食难安。长乐卫尉,负责长乐宫的安保,是有军权的,刘贺想干嘛?武装政变?

郎中令龚遂听说后,意识到大祸不远了,连忙去见安乐,他不是恭喜安乐升官发财,而是哭着求他劝谏刘贺,赶紧收回成命:“君,陛下故相,宜极争谏。”为什么安乐不能当长乐卫尉呢?因为刘贺的命令过于幼稚,你来长安才几天呀,什么根基都没有。宫廷卫尉这么重要的职务,你说任命就任命了?将士们到底是听霍光的,还是听你刘贺的?最后的结局,就是安乐非但当不了长乐卫尉,反而把自己的意图给暴露了,刘贺不听。

龚遂又建议放逐昌邑旧臣,把自己人都赶走了,霍光就会相信,你对权力没有企图,是个乖乖听话的好孩子,刘贺又不听,依然给两百号人加官进爵。后来刘贺被废了,除了王吉、龚遂,从昌邑国带来的两百多人被霍光一网打尽,临刑前,有人高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听出,他们已经有了铲除霍光的预谋,只是未能及时行动,霍光如此迅速的废黜刘贺,也当与此有关。

霍光的行动

皇帝人选事关重大,自古以来都是极为敏感的事情,操作起来非常棘手!可不把刘贺换掉吧,难不成坐以待毙?巨大的心理压力下,霍光叫来大司农田延年,想问问他的意见。田延年是什么人?“以才略事大将军幕府,霍光重之,迁为长史”,换句话说,就是霍光多年的爪牙、心腹。听说了大将军的烦恼,田延年心里清楚,表忠心的时候来了,领导不愿做这个“恶人”,他想说而不能说的话,我得帮他说呀:“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您是国家栋梁,刘贺这小子不听话,您就换个呗,跟太后解释下就行了。前面说了,霍光大权独揽,太后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丫头,向她申请,不过走个形式而已,毕竟太后属于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田延年的一番话,说到了大将军的心坎里,于是把车骑将军张安世也叫来,要把刘贺赶下台,需要军方的协助!中国的政治舞台,掌握军队的人才有话语权。三人磋商之后,达成一致意见,接下来就是百官了。群臣们支不支持拿下刘贺呢?会不会有人反对?没事,反对无效,把刀往脖子上一架,不支持也得支持了。文武百官中,地位最高的是丞相,此时田千秋已亡,担任丞相的是杨敞。于是霍光就派田延年把决策告知丞相。听说要废天子,杨敞吓得汗流浃背.夫人对他说:“大将军决定好的事情,派田延年跑过来告诉你,你却犹犹豫豫,不坚决与中央保持一致,想死啊!”夫妻两人共同向田延年保证:“请奉大将军教令。”你看,关键时刻,还是杨夫人有政治觉悟,这一点,比老公强。

随后,霍光召集群臣到未央宫开会,此行的目的,就是逼迫百官就范。霍光说:“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领会到大将军的意思,群臣都不敢说话,怕担风险。此时,田延年离席,用手握住剑柄,扬言道:“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敛斩之。”谁敢不服,老子宰了他!田延年是霍光的心腹,他的意思,就是霍光的意思。为了保命,大臣们只好说:“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好了,群臣已经表态,这件事情稳了,大家一起去见太后。太后乳臭未干,又没什么权力,除了同意,她也没第二条路可走!上下一心,刘贺的天子生涯走到头了。

按照霍光的指示,车骑将军张安世率领羽林骑,把昌邑国的大臣悉数逮捕,交廷尉治罪;尚书令宣读事先准备好的官方文件,历数刘贺罪状;然后由太后正式宣布,解除其天子之位。事成之后,霍光带着一大群“记者”跑到昌邑府邸,哭哭啼啼地对刘贺说:“王行自绝于天,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长不复左右。”演技逼真,完全一副忠臣的模样,我废昌邑王,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江山社稷,这番话,是说给局外人听的,也是说给后人听的,掩盖了背后真实的动机。

怎么处置刘贺呢?要不要杀了?不能!弑君的骂名,霍光承受不起。废黜刘贺,是在效仿伊尹废黜太甲,伊尹没有杀太甲,霍光自然也不能杀刘贺;再说,昌邑国的两百位大臣已经屠戮殆尽,刘贺手中没有势力,又被看管起来,翻不了天的。文武百官商量后,提议把刘贺迁到房陵,房陵闭塞、落后,是关押高级政治犯的好地方,后来唐高宗的太子李忠、后周恭帝柴宗训,都有迁居房陵的经历,好比是古代的“秦城监狱”。太后说算了吧,是让刘贺回昌邑老家,他爸爸留下的财物,也都还给他。待遇方面,刘贺赐汤沐邑两千户,四个姐妹各赐一千户。就这样,仅仅做了二十七日的天子,刘贺就黯然离去。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3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