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明朝军队如何抗击倭寇,和现代情况大有区别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倭寇是指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中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亦用倭寇指称日本侵略者。

倭寇之患从明初以来就一直存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日本正处于封建割据的南北朝时代。早在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打进京都的足利尊氏废黜了后醍醐天皇,另立天皇,自任征夷大将军,设幕府于京都。后醍醐天皇南逃吉野,建立朝廷,史称南朝,在京都的朝廷被称为北朝。后醍醐天皇为了恢复王权,推翻幕府,派他的儿子在九州设征西府。

除了南、北两个朝廷外,还有许多割据势力——守护大名。他们掠夺财富,除互相争战之外,还常常支持和勾结海盗商人骚扰和掳掠中国沿海地区,形成了元末明初的倭患。

朱元璋即位后,连续派使者到日本,以恢复两国关系,更重要的是为了消弥倭患。但由于日本处于分裂对抗状态,几次派使都毫无结果,倭寇侵扰日渐繁复。北起山东,南到福建,到处受到劫掠。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北朝统一日本。南朝的武士、失意政客和浪人失去了依托,于是流落海上,盘踞海岛,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不时侵扰中国沿海,造成洪武末年日渐炽盛的倭患。

文中的这幅明朝的《倭寇图卷》,就是形象记录当时的抗倭情形,利用横卷的形式,描绘了抗倭的历史及其过程,其独特的构思,巧妙的布局,宏大的场面,生动的表现,精细的刻画。

(图)明军前部得剑盾手和长矛手

明军装束:头巾加紫花布甲。(“万历十年始遂沿为例,亦既侈矣。兹复议增何为修理,青甲、紫花布甲从来俱用口袋,后复改用大布,用大布者以会布于甲字库也,用口袋者以钉挂铁叶牢固也。”)

早些时候很多中国农民下地干活会用毛巾或方巾之类的罩在头上一样,夏天防晒、吸汗、防暑,冬天保暖,另外还有一定的敌我辨识作用。

(图)剑盾兵

(图)中部的蝎子尾

(图)随后的文武官员

(图)军后的长矛手

(图)海防新堡

(图)明军与倭寇在水上的交战

(图)嘴和脑袋中箭的倭寇

(图)望高的倭寇

(图)倭寇掠夺的画面

(图)倭寇掠夺的画面

(图)各式旗子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2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