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曾经有人说他会“缩地术”,最终的真相惊呆众人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类似土遁、飞行、闭气这种奇异法术,好像只有在神话小说中才会出现,但是隋朝时期就有这么一位奇人,号称掌握土遁之术夜行百里,本事了得。

“缩地术”是一项神仙之术,可以化远为近。该术最早见于晋人葛洪的《神仙传.壶公》一书中。

该书称,有一个名叫费长房的人,法力无边,可以收缩地脉,即使远隔千里,瞬息便到目前,而舒放之后,大地又恢复如旧。正所谓:“命风驱日月,缩地走山川”!

千百年来,这传说中的“缩地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也羡煞许许多多分居两地的痴心人儿。明朝人周履靖在自己编著的《锦笺记•渝盟》中就替男女主角呼喊出了“愿得你缩地兼程,更教他闻呼疾至”的心声。

然而,说到底,“缩地术”也只是人们头脑中幻想的一种法术,现实生活不可能会有。

偏偏,在南北朝末期的陈朝,有一个人曾经被人们怀疑他拥有了“缩地术”。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来看一看。

被人们认为拥有了“缩地术”的人叫做麦铁杖。

麦铁杖为广东始兴(今广东南雄)人,“铁杖”不是本名,而是一个绰号。据《麦氏族谱》记,其本名饶丰,盖因好使铁杖,故被人称为“铁杖”。

麦铁杖性格粗疏,嗜酒,好交游,重然诺,不治产业,流落在草莽江湖中干打家劫舍的营生。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麦铁杖和他的小伙伴们过着大筷吃肉、大碗喝酒、论秤分金银的生活,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然而,夜路走多终遇鬼。

在一次作案中,麦铁杖失手了,被广州刺史欧阳頠擒获,押送到京城建康(今南京)受死。

麦铁杖身材高大、长相威武。陈后主爱惜他是个人才,免除了他的死罪,将他编入宫廷仪仗队,负责执御伞。

应该说,替皇帝执御伞是一项轻松体面的工作。可是,对于过惯自由生活的麦铁杖来说,未免单调乏味。

日子一久,放纵不羁的麦铁杖开始重操旧业了。他白天为皇帝执伞,夜间则离开宫廷,独行百余里,连夜走到南徐州(今镇江)府作案,天亮时又神不知鬼不觉地返回建康,及时更衣,继续为皇帝执伞,两不耽误。

南京到镇江的距离,即使在今天走沪宁高速,也有80公里远,开车要一个小时。一千多年前的麦铁杖不休不眠,即使是骑上快马,翻蹄亮掌,越山涉水,打劫后便迅速折回上班,人受得了,马也受不了。可是,令人惊叹的是,麦铁杖居然没有马,单凭凭一双大脚,就完成了这高难度的举动,着实神奇。

由于麦铁杖每次都是明火执仗地抢劫,终于被人认出了。

南徐州官府将状子告到皇帝陈后主那里,满朝文武官员为之哗然——麦铁杖每天都老老实实在朝廷干活,黑夜又怎么能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当强盗? 除非,他拥有神仙费长房的“缩地术”!

大家都指责南徐州地方官是胡扯,拒绝相信。

陈后主也是这个意思,将状子压下去了。

麦铁杖也就更加有恃无恐了,作案也就更加疯狂,更加变本加厉了。

于是,南京百里之外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抢劫。

一时间,“皇帝身边的执伞卫士麦铁杖是汪洋大盗”的声音喧嚣尘上。

事情越闹越大,陈后主也有些罩不住了。

怎么办?

尚书蔡征想了个招,让人张贴榜文:聘求夜送诏书到徐州衙门,次晨能返回府中的壮士。称能完成这项任务者赏黄金百两。

麦铁杖应招,怀揣诏书绝尘而去,天亮前兴冲冲返回京城交差。

这下,自投罗网了。

陈后主说:“的确是徐州官员说的那样,铁杖偷盗之事是很清楚的。”

不过,陈后主念麦铁杖矫健骁勇,免其死罪,训诫一番后就把他放了。

不久,隋朝大军压境,陈朝很快就灭亡了。

因为南方的苏州、越州(今绍兴)等地仍有不少民众聚众造反,隋行军总管杨素领兵讨伐,招募到流落在民间的麦铁杖为侦察兵,专门负责侦察叛军军情。

麦铁杖每夜头戴草束,趁黑浮水过长江,侦察好敌情后再渡江回报。

这可是一项比现代铁人三项还要艰巨上数倍的体力活!

在一次行动中,麦铁杖被守候在江中的叛军擒获。

叛军头目李稜安排了三十个卫士押送他到后方审讯。

到了一个叫肻亭的地方,卫士们坐下来吃喝休息,为了不至于饿死麦铁杖,他们稍稍给麦铁杖松了绑,给了食物。

哪料,麦铁杖要的不是食物,是刀。他夺过一柄大刀,上下翻飞,一下子就三十个卫士杀得干干净净,还从容割下三十个鼻子,满载而归,呈献给杨素。

叛乱平定后,隋军班师回朝。

朝中论功行赏,却遗漏了麦铁杖。

麦铁杖严重不服,他施展出自己的“神行奇功”粘着杨素——无论杨素是骑马还是坐车,他都如影随形,不离半步。

杨素原只把他视如小无赖,不以为意,但终被他的神行功粘得不胜其烦,怕了,老老实实向皇上请奏授麦铁杖为仪同三司。

仪同三司是个文职,麦铁杖不识字,而且在官衙上班又不自在,自请回乡。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7年),杨素远征突厥,成阳公李彻欣赏麦铁杖的神行术,征召他到京城,任命为车骑将军随军出征。战后依功升为上开府。

隋炀帝即位,汉王杨凉在并州谋反,麦铁杖又跟随杨素征讨汉王杨谅,每战均身先士卒,积功进位柱国。

不久,麦铁杖调任莱州刺史,无政绩;升转任汝南太守后,学了一些法令制度,汝南群盗绝迹。

朝中的考功郎窦威讥讽麦铁杖目不识丁,在上朝时故意问:“麦也是个姓?真奇怪。”

麦铁杖反应奇快,信口答道:“麦窦(豆)没有差异,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窦威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在场的人纷纷为麦铁杖的机敏聪慧点赞。

不久,麦铁杖调任右屯卫大将军

隋朝共设十二卫,每卫设左、右屯卫大将军各一人,分统府兵,右屯卫将军相当于现在的地方军区副司令。

这说明,隋炀帝对麦铁杖非常倚重。

麦铁杖也清楚隋炀帝对自己恩情,常怀尽忠报国之志。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发举国之兵亲征高丽。麦铁杖自请缨为先锋,神彩飞扬地对随军医生吴景贤说:“大丈夫的性命自有所在,岂能去用艾炷烫鼻梁,用瓜蒂喷鼻孔,治黄不差,而死在妇人怀里呢?”

将要渡辽河了,麦铁杖对他的三个儿子说:“你们应该准备浅黄色的衣衫(浅色黄衫是功勋人家的衣着)。我久蒙国恩,今天应是为国捐躯的时候。我如果战死,你们将会富贵。在忠孝二者上,希望你们多努力。”

等到渡河时,桥还没完工,离东岸还有几丈,敌兵大批涌至。麦铁杖一个虎跳跳上岸头,独力与贼兵拼搏,战死倒地。

日本作家田中芳树在其小说《凤翔万里》中将麦铁杖就义这一段写得特别壮烈:他站在还没完成的浮桥前端,挥动着大刀抵挡飞来的敌箭,两眼怒视敌军。大喊着从桥端跳进河中,水花四溅,他披着到腰间的水向河东岸奋进,把一个正抬头指挥的高丽将领的头,一刀砍掉,敌人喷着鲜血倒下,成为开战后高丽军队的第一个死者。随后孟金叉、钱士雄二员大将也杀到东岸,但因为高丽军队的弓箭手万箭齐发,隋军的后继将士冲不上来。二员大将在敌军中处于孤立无援的险境,成了高丽军队万箭攻击的主要目标。麦铁杖的大刀像车轮似地旋转飞舞,砍杀袭来的敌兵,他每喊一声“杀”字,就是一阵血雨窜上高空。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大刀在砍了二十多个敌人的盔甲后,竟然“咔嚓”一声折断了。徒手的麦铁杖被前后敌人三支戟刺中,他毫不畏怯,拔下刺在身上的一根戟,反手把刺伤他的三个敌人逐一扎死,终因体力不支而缓缓倒下。接着,敌人的五支戟刺向他,壮士鲜血喷溅而出,战死沙场,死后还怒目圆睁……

隋炀帝听说麦铁杖的战死,涕泪交加,派使者用重金从敌阵赎来尸体,下诏说:“铁杖志坚气勇,平素以功著称,这次陪朕讨伐贼人,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节高义烈,虽身死而功存。他的誓言至忠至诚,追怀他的平生,让人伤感不已。应赐给他特殊荣誉,以表彰他的功德,可追赠光禄大夫之职,追封宿国公,谥号武烈。”

麦铁杖的三个儿子孟才、仲才、季才也因此获赠官爵。

隋炀帝还赠钱巨万,为麦铁杖办丧事,赐鍂车京丧车,前后配有吹鼓手,丧车的竿子上插着羽毛,罚在平壤打了败仗的宇文述等一百多人都在车前为铁杖执绳引棺,王公以下的官员送到郊外。

后来,人们在南雄市的百顺建立了麦铁杖的祠堂,上书“武烈府”,并有对联:名誉万年光史策,精忠千古壮山河。

雄州城东门也修建了一座铁杖楼,赐额“柱国擎天”四个大字。

南雄珠玑巷还建有“麦氏宗祠”,内有麦铁杖的塑像,庄严肃穆,后人景仰。

直至现在,南雄市百顺内麦铁杖的庙宇仍然香火旺盛。

重修后的麦铁杖之墓,依山而筑,呈半圆形,用青石条和碎石块垒叠砌成,高1.8米、宽1.9米;墓碑上刻有“隋宿国公麦铁杖之墓”、中刻“山清水秀”、左刻“民国二十六年重修”等字样。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2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