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明朝时期的大礼仪之争是怎么回事?

分类:历史解密 2022-11-17

  大礼仪之争实际上是明朝皇家宗室间的一次矛盾冲突,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明朝大臣们在“大礼议”之争中的表现,其实是很奇怪的。

  很多学者都评价说,“大礼议”之争,其实不只是礼教的争执,更主要的是政治斗争。是正德皇帝的旧臣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与嘉靖皇帝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不过,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谁都知道,只有巴结皇帝,做的事情合皇帝的胃口,官位才能得到升迁。和皇帝对着干,只会被皇帝打压。

  既然如此,明朝大臣们那些“大礼议”之争,和皇帝对着干,怎么还说他们这是在争夺权力呢?有和皇帝争夺权力的吗?

  不错,之前由于正德皇帝不理朝政,权力基本上都在大臣们手里。尤其是首辅杨廷和掌控着权力。顺从杨廷和,也就能够获得权力。但是,在嘉靖皇帝第三年的时候,那时候正德皇帝早已去世,杨廷和也被嘉庆皇帝撵回了老家,让他退休致仕。这时候,嘉靖皇帝已经完全掌控了权力,为什么在那时候,嘉靖皇帝想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的时候,朝廷中还有两百多人集体跪在左顺门前哭谏呢?以至于后来,当锦衣卫抓了为首的八个人,其他人不但不走,反而冲到门前,擂门痛哭。最后,嘉靖皇帝使出杀手,把五品上下的官员134人抓起来当堂杖责,四品以上的官员86人罚俸停职,这场风波才平息下来。

  这么多人被杖责,被处罚,他们得罪了皇帝,将来他们还可能升官吗?升不了官,还能掌控什么权力?

  反过来,如果这些官员像张璁等人一样,附和嘉靖皇帝的意见,那么,他们就会快速升官。比如张璁,原本只是南京刑部主事,迅速就被嘉靖皇帝提拔为翰林学士,得到了快速的升迁。后来还三次担任首辅,可见获得了嘉靖皇帝多么大的青睐。

  有人可能会说,张璁这种大臣,会受到大家的鄙视,会为大家所不耻的。

  实际上,并非如此。当嘉靖皇帝和杨廷和等大臣争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张璁提出:“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

  张璁这个提议,虽然是在附议嘉靖皇帝,但是,不但没有被人所鄙视,反而获得了不少人的赞扬。比如元老重臣王阳明就对张璁的附议“心喜其说”。另一个德高望重的重臣杨一清也评价张璁的奏议说:“张生此议,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清朝重臣梁章钜也评论说,张璁此论“出所真见,非以阿世”。

  所以说,就算是巴结皇帝,也并不就会被人评价为阿谀奉承。有时候,只要你的提议得当,既坚持了原则,又找到了化解矛盾的办法,依然是可行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认为在“大礼议”争斗中,反对嘉靖皇帝是政治斗争,是为了手中的权力,实际上是没有道理的。

  既然并不是为了权力,那么,以杨廷和为首的那些人,他们究竟为了什么,一定要和嘉靖皇帝争执呢?

  我觉得,他们这样做,还是为了理想信念。

  古代官员的理想信念,和西方人不同,和我们当下人也不同。西方人是一种宗教信仰,我们当下人信奉的是未来的大同。但是古代官员不是这样的。古人是祖宗崇拜,他们信仰的是尧舜盛世,是祖先留下来的规矩。具体到这次“大礼议”,大臣们认为,嘉靖皇帝应该按照汉朝定陶王、宋朝濮王的规矩来做,这些祖先传下来的规矩,才是有道理的,不能新搞一套。

  而我们把明朝大臣们这种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说成是他们为了争夺权力,显然不是一种正确理解。

  当然了,虽说这些明朝大臣在坚守理想信念,但是,这种坚守,多多少少是有一些迂腐的。因为他们这样做,对国家富强,对黎民百姓的安康,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是张璁,后来在当首辅以后,积极推进改革,革除明朝前期以来存在的各种积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后来张居正实施改革,铺平了道路。

  所以说,比较而言,张璁这样的大臣,才真正算得上是于国于民有用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28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