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惨重 赵国是怎么在邯郸保卫战中胜利的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9-27

  还不了解:邯郸之战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之后,赵国为什么能最终取得邯郸保卫战胜利?

  连年的征伐,秦国这台战争机器已经不堪重负了,面对易守难攻的邯郸和前来救援的魏、楚联军,秦国抵抗不住了。赵国作为三晋之地最后的脊梁,充分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秦国在取得长平之战胜利之后,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兵,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在白起准备乘胜追击,一举灭赵的时候,赵国的说客携带重金来到了秦国。

  此人就是苏秦的弟弟苏代,苏代找到了秦国丞相范雎,对范雎进行了秦国灭赵后的大局推演。

  首先,长平之战的爆发是因为本应该被秦所夺的韩国的上党地区投降了赵国。如果秦灭了赵国,赵国北部地区必然会投降燕国,东边地区则会投降齐国,南边地区则会投降魏国,到那时,秦国又能获得多少土地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白起灭赵,这就是泼天大功,地位一定会超过你范雎,白起的老领导魏冉就是被你范雎搞下台的,到那时,白起会不会放过你呢?

  范雎被说动了,他又转头去劝说秦昭王不要灭赵。

  秦昭王被范雎说动了,暂缓了灭赵命令,下令白起撤军。

  赵国得以苟存,有了缓冲的时间。

  九个月后,秦昭王再度兴兵攻赵,由于白起生病,此次由王陵带兵,可让秦昭王没想到的是,秦军被赵军打败。

  白起病愈后,秦昭王请白起挂帅,白起拒绝,无可奈何之下的秦昭王只能派王龁顶替王陵,继续攻取邯郸。

  但由于邯郸易守难攻,又有老将廉颇,这场战争陷入了焦灼状态,双方开始拼后勤。秦国长途跋涉运粮,成本十几倍于赵,而赵则可以就地取粮,成本大大降低。

  因此,虽然赵国国力不如秦国,但依然可以坚持。

  很快,魏国信陵君和楚国春申君带兵救赵,这场战争让秦军开始走向颓势。

  这场战争持续了一年之久,这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耗,千里运粮,每十万人,就需要动用300万到350万人,才能满足前线所需。这绝对不是夸张,而是相对真实的数字。

  长时间的消耗,秦军已经不堪重负,赵国援军到来更是让秦军军心不稳。

  久战不下,军心不稳,秦军开始接连战败,最终魏无忌大破秦军主力,宣布了邯郸保卫战的胜利。

  邯郸保卫战秦国投入部队约25万左右,赵国加上魏楚援军约30万人。

  最终秦国以损失约10万人的代价,彻底结束了这场战争。

  从战争表面上看,邯郸易守难攻,又有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坐镇,秦国统帅和廉颇存在等级差距,所以战争一开始,本来优势的秦军就陷入了苦战。

  而魏楚援军的到来,让秦军更加艰难,所以赵国取得了胜利。

  其实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秦国的国力出现疲态。

  在邯郸保卫战前的长平之战虽然史书记载秦国出动了四十多万人,实际上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在白起包围赵括军的时候,秦昭王亲自从河东地区调集了十几万大军。

  因为秦国兵制的原因,这十几万人就相当于大军,并非是毫无训练经验的壮丁。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成年男子可以说各个都是兵,秦国即使损失十几万士兵,依然可以短时间内调集大军。

  而且长平之战所谓的“损失过半”,不过是战斗人员损失,最多不会超过十万人。

  换句话说,秦国此时可以征调的兵力最起码还有四十万左右。

  而秦国对邯郸作战只派出了25万人,如果是战争之初,秦军没有失利的情况下,派遣25万人没有任何问题,但如今秦军接连失利,还更换主帅,但唯独没有大规模增兵。

  这说明秦国的后勤已经无法保障秦军超过25万的补给了。

  事实上,邯郸之战在秦国战败之后,整整20年都没有再有大动作,这也客观上说明了连年征战,秦国这台战争机器已经不堪重负。

  总结

  经历长平惨败的赵国之所以可以打赢邯郸之战,次要原因是秦军主帅和赵军主帅廉颇差着段位,再加上魏楚援军,秦军已经举步维艰。

  而根本原因是因为秦国经过连年征战,国力大损,已经不能保障秦国超过25万大军的后勤补给,让秦国无法以优势兵力取胜。

  赵国在这么多种原因下,终于取得了邯郸保卫战的胜利。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2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