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官渡之战后,袁绍还有机会翻盘吗?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9-11

  官渡之战后,袁绍还有机会翻盘吗?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官渡之战是三国第一场大战,袁绍的兵力史书记得很清楚,步兵10万人,骑兵一万人,但是曹操的兵力史书却讳莫如深,说曹操兵不满万,这个不太可信,官渡之战刚开始时,曹操打得是游刃有余,白马之战斩颜良,延津之战杀文丑,连胜两场,连斩袁绍两员大将。

  如果光看开头,总会产生曹操占了上风的错觉,实际上官渡之战曹操一直打得很艰难,因为袁绍把全部兵力集中于一处与曹操打起了消耗战,虽然战争起初损失折将,但在官渡中后期,袁绍以强大的实力跟曹操硬碰硬打消耗,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计谋都是没有用的。

  所以,曹操一度产生放弃与袁绍对峙的念头,并写信询问荀彧,然后荀彧坚决地告诉曹操不能后撤,于是曹操就继续坚持了下去,直到袁绍阵营的许攸叛逃到曹操阵营,并把袁绍大军屯粮之处告诉了曹操,曹操亲自带兵击破并烧毁了袁绍大军的粮草,才彻底地打败了袁绍。

  因此,传统意义上,把许攸投降作为曹操取胜的关键因素,甚至说没有许攸的投降,曹操必败无疑,那么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原因是不是因为许攸的投降呢?袁绍为什么会失败呢?

  曹操这个人善于用兵,在打官渡之战前,曹操打了一系列的胜仗,从打败黑山军、白波军、匈奴兵到青州黄巾军,曹操几乎没有败过,再到后来与吕布陈宫进行兖州争夺战,以及下邳之战打吕布,几乎都是以胜利告终,曹操打仗的特点是谋略,而且善于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其实是曹操主动挑起的,公元198年,曹操征徐州下邳的吕布,吕布向河内太守张扬救援,张扬决定救援吕布,但是被部下杨丑,杨丑是亲曹操的,准备投靠曹操,但是杨丑又被部下眭固所杀,眭固是亲袁绍的,就准备带兵投靠袁绍,结果被曹操派出史涣曹仁乐进徐晃等将攻打眭固,最后斩杀的眭固,同时曹操也吞并了河内郡。

  河内郡的地盘大多在黄河以北,这样曹操就头一次把势力扩张到黄河以北,而黄河一直是曹操与袁绍默认的分界线,现在曹操扩张到黄河以北,就引发了袁绍的猜忌,再加上袁绍正好在199年平定了公孙瓒,于是就开始着手准备攻打曹操,所以可以看到,官渡之战就是曹操引发的。

  曹操既然引发了官渡之战,他当然有着必胜的把握,当时袁绍占据了河北四州,但是经历了多年的战争,199年3月袁绍才消灭公孙瓒,三个月后袁绍就开始筹备官渡之战了,河北四州虽然实力强大,但是自从袁绍到达河北之时,就一直处于不断的战争之中,根本没有停歇的时间。

  袁绍占据了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河北四州,曹操同样占据了豫州、兖州、徐州、司隶州等中原四州,实际上袁绍与曹操的实力相差并不多,袁绍只比曹操有一个优点,就是袁绍四周的敌人没有曹操多,曹操的南边有孙策(孙权)、刘表,西边有马腾、韩遂,内部还有刘备时不时捣乱,在地缘战略上,曹操不如袁绍,在军事实力上,曹操强过袁绍,在军事谋略上,曹操强过袁绍,在人口物产上,袁绍强于曹操。

  官渡之战

  所以,官渡之战前后,袁绍与曹操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差不多就是实力相当,袁绍投入了十一万军队,曹操手下的军队也有这么多,但是分散在各地,既要守卫许都,还要防备南方及西北的敌人,在官渡前线的军队并不多,最多也就是三到四万。

  当官渡之战打成消耗战时,曹操陷入了困境,因为这是袁绍的实力长处,这对曹操来说是不利的,他必须寻找击败袁绍的办法,虽然曹操有退兵的想法,我认为他只是想听听荀彧的意见,荀彧告诉曹操要坚守,这坚定了曹操取胜的信念,绝对不是因为缺粮的问题,要知道曹操收编的30万黄巾军家属,这批人全部在后方为曹操屯田,再加上曹操统一了中原四州,内部早就消除战争了,不会连官渡之战打了几个月就缺粮食了。

  再说许攸的叛乱,想一想许攸为什么会叛逃?史书上说他在后方的家属犯了法被抓了,如果是这样,那许攸的叛逃不是把他家属全部坑了吗,他这一叛逃,他留在袁绍后方的家属不要被诛杀三族了吗?这一分析就显得许攸叛逃有些不合逻辑,许攸的叛乱更像是袁绍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导致的。

  袁绍从公元190年进入冀州开始,仅仅用于不到十年时间就收复了河北四州,这个发展速度就连曹操也比不上,袁绍本是豫州汝南人,他的集团内部有一部分豫州人,比如逢纪、郭图、许攸、辛评等人,但是更多的是河北四州人,比如审配田丰沮授等人,掌握大权的以河北士人为主,毕竟袁绍的势力主要在河北。

  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逢纪与审配自成一派,在袁绍去世后拥立袁绍小儿子袁尚,而辛评、郭图一派拥立袁绍长子袁谭,双方就开始自相残杀,两派的政治斗争不可能是在袁绍去世后开始的,肯定在很早就开始了,包括许攸的叛逃,很有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史书没有记载。

  袁绍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迅速平定河北四州,绝对是有能力的一个人,但他也有缺点,比如对于手下人才的控制就不如曹操,同时袁绍这个人无法平息手下两派的冲突,或者这根本就是袁绍故意为之,然后他在中间找平衡,从而控制整个河北四州。

  另外从袁绍把自己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婿派到河北四州一州一个来管理,这也看出袁绍不信任外人,不信任的根源还在于不自信,或者没有很好的手段掌控手下人,不像曹操,把手下人管得服服帖帖,袁绍多半是管不住或者管不好,导致内部斗争互相倾轧很严重,举个例子,曹操烧乌巢时,郭图建议攻曹操大本营,但张郃建议重兵救乌巢,结果袁绍听郭图,而张郃提了正确意见,却又担心自己被害,于是投降曹操,这种事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在袁绍内部经常发生的。

  这就是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内部争斗激烈,而袁绍没有很好的办法来管控,导致内部斗争影响到外部战争,比如许攸叛逃、张郃、高览投降,这都是内部斗争的明证,也是袁绍失败的原因。

  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只带了八百骑兵逃回北方,他损失了所有的10万步兵和近万骑兵,就算河北四州有百万人口,但是想要招揽一支十万的军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诸葛亮的能力,在关羽、刘备损失了近十万军队后,用了五年时间才训练出一支用于北伐的军队来看,袁绍想要再次与曹操大战,至少也得五年时间,可是曹操会给他时间吗?

  袁绍官渡之战大败

  袁绍除了军队人数的损失,还损失了很多将领和谋士,比如颜良、文丑、淳于琼、沮授、张郃、高览、许攸、田丰,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拥有的,此外,还损失了无数的粮食、物资,更重要的是袁绍损失了自信心和在天下的威望。

  军队、谋士、将领、粮食、物资还可以通过时间来寻求,但是自信心和威望损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袁绍的失败与刘备的失败如出一辙,都是壮士暮年最后一搏的失败,这一败,袁绍就知道自己将永远无法翻身,同时曹操也不会允许他翻身,更不会给他翻身的时间。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官渡之战袁绍的失败,注定了彻底的败亡,袁绍一回到冀州,后方就发生了叛乱,这个叛乱不是袁绍手下看到袁绍大败想要投靠曹操,就是曹操鼓动袁绍手下发动叛乱,而且像这样的叛乱会此起彼伏,袁绍不是刘备,他手下没有诸葛亮,袁绍也就是平定叛乱之后不久就病倒了,然后在公元202年就去世了,他完全没有翻盘的任何机会存在。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2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