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都是嫉妒惹的祸:宋代的包公是如何铡到清朝的陈世美的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导读:陈世美这个人物形象在人们心中基本已经是负心汉的代名词了,其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甚至要杀妻的行为为世人所不齿,最后也罪有应得,被包公所斩。当然,这是戏曲《铡美案》中的人物故事,不过故事总是有原型的,那么真实的陈世美是不是就如此的不堪呢?

【羊毛君看历史 第1期】在戏剧中,陈世美自报家门称是“湖广均州人氏”。据《均州志·进士篇》和《湖北历史人物辞典》中记载,陈世美只有一人,但是是清代人:陈世美,原名陈年谷,又名熟美,清代官员。均州(即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官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得康熙赏识,到贵州为官。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来投者日多,难于应付,乃嘱总管家一律谢绝。1992年在丹江口市发现的有关陈世美的碑文记载,陈世美都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体察民情的清官。

从记载来看,陈年谷为官一生,有清政廉明之声,是位廉吏能臣,会不会搞错了?我们将来看看故事的另一位主角,苦命人——秦香莲,偏偏和陈年谷的妻子秦馨莲名字差不多。如此,基本可以确定人物原型了。秦馨莲是陈世美的第二个妻子,陈世美的原配夫人结婚第二年不幸死于火灾,后经朋友介绍,陈与秦馨莲结婚,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和戏曲中所说的大相径庭。那他是如何背上这骂名的呢?

原来,我们前面说到“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来投者日多,难于应付,乃嘱总管家一律谢绝。” 约在顺治年间,陈年谷昔日同窗、"义结金兰"的胡梦蝶,仇梦麟二人进京见陈年谷求官,可是胡、仇二人仅是秀才,不能推荐。于是,陈年谷送每人200两银子,报答以前的恩情。胡、仇二人认为陈年谷过河拆桥,不肯帮忙,心理耿耿于怀,返均州途中,在南阳看杂剧《琵琶行》。

这《琵琶行》基本基本剧情是这样的写:书生蔡伯喈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力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这俩人见蔡伯喈甚是可恨,脑子一转,不如用他来对陈年谷进行人身攻击?于是便贿赂班主吴有仁,将《琵琶记》的男主角蔡伯喈改成陈世美,女主角赵五娘改成秦香莲,借此剧来辱骂陈年谷。

可这又怎么和我们的包大人扯上关系呢?那可是隔了几个朝代的人啊。话说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个戏班子演《秦香莲抱琵琶》,戏唱到陈世美的家将受命追杀秦香莲,秦香莲拉着儿女倒在血泊中的时候,本该结束了,谁曾想观众入戏了,不肯走,齐声吼:“杀了陈世美!”砖头瓦块齐向戏台上打来。

掌班慌了,这可怎么办,溜到后台见前面刚唱完《陈州放粮》的“包公”还未下装,计上心来,推他说:“快到前台接着唱。”

“包公”急了:“我在宋朝,陈世美在清朝,相隔几百年,咋能同台唱戏?”掌班说,“管他同朝不同朝呢!陈世美那么大的驸马官,谁敢杀他?只有你‘包黑子’铁面无私把他铡了,给老百姓出出气,就算煞戏了。”

“包公”无奈,只得重新弹衣整冠上场,将陈世美唱死了,台下观众欢呼雀跃。如此,小戏《秦香莲抱琵琶》就变成大戏《铡美案》了。

虽然戏文欺骗了好多人,但是均县人不买账,他们不想这清正严明的好官的名声被嫉贤妒能之辈所为。因此,均县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2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