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谁也不比谁干净,揭一揭朱氏王朝的老底:残无人道的明代后宫生活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在上一篇文章中,专门谈到了明代的后妃挑选问题。结果一不小心引来一大批明粉的攻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还是围绕明代后宫,再揭揭朱家王朝的老底。

一是生活辛苦。

明朝宫女及后妃的选择,大多本来自民间。但她们一旦“跃入龙门”,便从此失去自由,不得再和父母相见,辛苦劳动,收入微薄,住所简陋,难有出头之日。

为保证宫女门严守规矩,在工作之余,她们还要在知书女官的教习下诵读《女训》、《女孝经》等书,以改造她们的思想。宫女一旦违规,就会被处以 “提铃”、“板著”、“墩锁”等惩罚。

“提铃”是受罚宫女每夜自明宫德乾清宫门步行到日精门、月华门,然后回到乾清宫前,正步前行,风雨不阻,同时还要高唱天下太平,与铃声相呼应。

“板著”是受罚宫女面向北方立定,弯腰伸出双臂来,用手扳住两脚。不许身体弯曲,一直要持续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受罚宫女必定头晕目眩,僵仆卧地,甚至有呕吐成疾,至殒命的。

“墩锁”是一种刑具,高约20厘米,一尺见方的木箱,上盖有四个洞,分别锁住手和脚,墩锁一上,宫女就无法站立,身心受到极大摧残。

工作之外,宫女的身体健康也难有保障,往往生病无医,自生自灭。明朝规定:“宫嫔以下有疾,医者不得入,以证取药。”宫嫔尚且如此,宫女自不待言。据《明宫史》载,明廷专设内安乐堂,“有掌司总其事者二三十人。凡宫人病老或有罪,先发此处,待年久方再发外之浣衣局也。”宫人得病,或是年老,就要和有罪的人一样,发配至此,靠本能的生命力延续时日。

死后的宫女也得不到好的归宿。宫女一生锁闭深宫,供帝王玩弄和使役,难得正常的人生之乐。死亡之后,也难留姓名,没有赐墓,通常是火葬之后,将众多尸灰一起填入枯井。嘉靖年间,有贵妃捐钱买了几亩民地,宫女不愿其尸灰入井的,则可埋入此地。清人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三记载:“墙固垒垒,碑亦林立,……每于风雨之夜,或现形,或作声,幽魂不散。”清初的沈椿《宛署杂记》则称,宫女临死时都遗言不要把棺材埋得太深,因为埋得越浅越可以早些转世投胎,重新过个有生命、有意的人生。

二是皇帝变态。

明朝皇帝不上朝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自宪宗至熹宗160多年间(1465~1627年),明朝皇帝和大臣见面的次数约略可数。宪宗在位23年,仅召见大学士万安一次,只说了几句话退朝。武宗在位16年,一次也没有召见大臣。世宗、神宗在位都达四五十年,都是20多年不视朝政。皇帝不上朝,却完全把心思放在了折磨宫女和后妃身上。

明武宗让大太监刘瑾设豹房。豹房内设宫女和从外强来的民女,成为供武宗淫乐的场所。明武宗在内淫乐不够瘾,大肆对宫女“性虐待”,传说,还有强迫宫女与兽类交媾。 明人笔记记载了神宗与宫女淫乐之事。 夏日,明月高悬之夜,与后宫嬉。令人自轻罗制成之囊中,放出流萤无数。再令宫女以轻罗团扇争相扑捉,若流萤落于谁簪上,则是夜帝必幸之。故宫女争以香水洒于簪上,以待流萤。秋日,帝题唐人王建宫词前二句于红叶上,令宫女题该词后二句于另一红叶,一起放入御沟,若遇两叶相叠,令人取观,如成全首宫词,则书后二句之宫女,是夜必获帝幸。冬日,于洛阳殿大池,注满香汤,挑选柔肌雪肤之宫女,同浴于池,效鸳鸯戏水之乐。浴罢,则坐于锦绣上拥美饮酒,谓之“鸳鸯之会”。

总而言之,酒池肉林,都是要想办法折磨宫女和嫔妃。

三是可怕的殉葬。

可以说,明朝的宫女殉葬之风极盛,重新掀起了一个新的变态残忍高潮。明代皇帝死亡后,常常钦点一些宫女“殉葬”。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据《明朝小史》卷3记载,朱元璋死后“伺寝宫人尽数殉葬”,为他伺寝的40余名妃嫔全部陪葬于孝陵。

明成祖朱棣死时,有30多妃嫔殉葬。明仁宗朱高炽执政不到一年,有7个妃嫔殉葬。明宣宗朱瞻基去世时,有10个妃嫔殉葬。

朝鲜李朝实录中,也特别记载明成祖朱棣死后,明朝宫廷内逼宫人殉葬的情形:“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等待殉葬的30余名宫女吃完饭后,被引入一宫殿,凄惨的哭声震动宫殿。宫女们依次被送上木床,太监将宫女的头颈按入丝带的套圈内,然后抽去木床,宫女在惨烈的挣扎中停止呼吸。与此同时,新君明仁宗朱高炽亲入“辞决”,加封这些人为贞惠妃、贞丽妃、贞淑妃等。在这一行人中,有两个是朝鲜进献的女子,一为宫女韩氏;一为崔氏,封号“美人”。临近自缢时,韩氏突然跪倒在地,向与她们“辞决”的明仁宗苦苦哀求,请求放她回国赡养老母,可是仁宗不为所动。韩氏临死时,向她的乳母道别,韩氏回头对她喊到:“娘,吾去!娘,吾去!”话未说完,脚下小木床就被抽掉。

《明史·后妃传》记载,民间少女郭爱被选入宫中仅20天,连皇帝的面都没有见过,结果碰上朱瞻基去世,就被列入殉葬名单,她含泪写下一首绝命词:“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失吾亲而归兮,不足较也;惭余之不孝也,心凄凄而莫能已兮,则可悼也。”读来让上心寒。

正是由于生活的悲惨,才引发了著名的嘉靖“壬寅宫变”,十几名宫女要勒杀嘉靖帝,虽因为缺乏经验,误拴死结,没有把嘉靖帝勒死,但也无情地揭露了明朝宫闱的血淋淋真相。后来,这十几名宫女都被凌迟处死。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1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