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让唐朝名人告诉你,古代科举到底是个什么鬼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文/月望东山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察举制度全面崩溃,已经名存实亡。“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就是对当时失败的所谓察举制度的深刻揭示。

三国时期,曹操认为与其用察举制选出一堆无能窝囊废,不如废除。于是,他打破常规,力倡唯才是举,不管你道德有什么污点,只要你是人才,都可以被国家重用。

曹丕上台后,对选官制度进行改革,采纳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


中正,就是设立中正官,专门对管辖区域内的人才进行考察,考察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家世和才德。

中正官通过品评后,将这些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等。然后上报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按中正评的等级安排到各级政府中任官。

很明显,这个九品中正制带有汉朝察举制度的影子,但是却对前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超越。

在魏朝前期,政治稳定,中正官选官也相当规矩,尽管他们将家世纳入考察标准,但是对被品评的人,无关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是否才德兼备。

然而,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却走向了一条畸形发展的道路。

首先,中正官被当时的门阀士族垄断。其次,选官标准两者前后颠倒。那些门阀士族垄断这个政治资源,将家世做为一个重要标准,而才德标准却沦为可有可无之地。

整个魏晋南北朝,整个北方大地都是用九品中正制选官,结果形成了一个异常的社会结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那些出身于寒门子弟,无论多么有才,多么努力,都无法挤进上品;而那些势族,不用努力,一生出来,就能封官加爵。

所以,整个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读书人最苦闷最绝望的时代。因为世道不公,又因为当时社会混乱,所以读书人为苟且命活,放荡无羁,呼啸山林以避世。

隋朝新立,杨坚敏锐认识到,过去数百年之间,天下纷乱,主要是政府公权都被集中在门阀势族手里。只有想方设法把公权从他们手里夺回,集中到中央政府手里,这才是长久之计。

而要打压势族,就必须废除九正中正制,大力提拔寒士对他们进行制衡。

开皇十八年(公元589年),七月,杨坚下诏,以分科举人制代替了魏晋以来的九品官人制度。

于是,科举制度横空出世。

唐朝李氏政权新立,出身豪族的李渊认为,这个天下是他们一群势族打下的。为了报答势族,他恢复了九品中正制。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发现,如果放任九品中正制发展下去,李氏的政权,恐怕又要沦为天下势族的傀儡政府了。

于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李渊又废除九品中正制,恢复隋朝建立的分科举人制度。从此,古代科举制,才慢慢走向光明大道。

唐朝的科举制,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常科,一种是制科。常科是长年贯彻执行的,制科是偶尔为之临时选官制度。

所以,唐朝读书人想做官,还得走常科路线。

常科的主要科目,分为两种。一种是明经,一种是进士。让我们来看看,这两科的考试内容分别有哪些。

明经初试是,贴一大经《礼记》或者《左传》及《孝经》《论语》等,每经贴十条,能通过五条以上者入选;二试是,口问大义十条,能通六条以上者入选;三次是,答时务策三道,取粗有文理者予以及第。

进士初次是,贴一大经及《尔雅》,每经贴十条,能通过四条以上者入选;二试是,试文,诗,赋各一篇;三试是,试时务策五道。


所谓贴经,相当于今天的填空默写。根据以上比较,很明显明经是最容易的,且明经录取的人数常是进士数倍。所以明经及第却又是不被唐朝人重视的,在唐朝人的心目里,要想一夜之间成为千万人之偶像,就必须走进士之路。

进士是隋炀帝杨广设立的,之前只有贴经,武则天时代则加考文章,唐玄宗时,又加考诗,赋。于是,就成了以上的模样。

可是,当时进士的录取名额很少,及第极为困难。所以,唐朝流传这么一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如果你三十才通过明经及第,那都老了;可是你五十岁考中进士,你还年轻得很,不要灰心。

其实,这个难,并不是考试的内容有多么难,而是当时的这个科举制度还不完善,给那些渴望挤进权贵之门的读书人,设置了很多道难以逾越的门坎。

首先,唐朝科举考试是不糊名的。哪本卷是谁的,都是公开的。既然不糊名,考官在改卷及录取时,就容易做假。

其次,当时的录取,主要还不是看科考成绩,而是看这个考生的家世及社会声名。如果有后台,关系硬,考中的概率那肯定是超高的了。

所以,当时的考生为进士之梦,除了寒窗苦读,还得在考试之前,还要拿着许多文章到处托人找关系。

这种拿文章四处找人的风气,唐朝人称为“行卷”,又叫“投卷。”

当时,“投卷”最成功最传奇的案例,恐怕就是王维了。

王维才世出众,不到二十,诗文之名遍传天下。他除了诗文不错,还精通音乐,琵琶弹得超级出彩。他在考试之前,就游历于权贵之门,被岐王所重。然而,他去参加进士考试时,却碰上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唐朝有一个宰相叫张九龄,他有一个弟弟叫张九皋。张九皋人才盖世,声名极广,且早早就派人托关系,找到公主那里,让公主告诉那些京城主考官,必须以第一名录取。

王维听说了这个事以后,心里当然不服,于是告诉了岐王。岐王听后,这样对王维说道:“我是没有能量跟公主争的,但是我可以替你谋划谋划,你回去准备好十篇诗文,谱一曲琵琶新曲,五天后再来我这。”

五天后,王维来到岐王大宅。岐王则拿出锦绣衣服让王维穿上,带着琵琶乐队前往公主宅处。

公主招待岐王,岐王就派出乐队演奏助光,故意让王维站在前排。当时的王维呀,又风华正茂,皮肤超白,风姿极佳。

公主看得都呆了,问岐王:“这个人是谁呀?”

岐王告诉公主:“这个人是个善长音乐的人。”

岐王让王维当场独自弹奏了一曲琵琶,琵琶哀怨悲伤,令公主无不动容,极为欣赏。

岐王又告诉公主:“他不止懂音乐,他的词学,天下无人能比。”

公主极为惊奇,问王维:“你写什么文章呀?”

王维当即从怀里掏出文章,交给公主。公主看完,更是惊讶:“这文章我一直都在读呢,我还以为是古人之文章,没想到是你写的。”

于是,公主当场让王维更衣,坐到贵客座上喝酒。

王维还有一口出色口才,语言诙谐,在喝酒得逗得公主极为高兴。岐王见机,趁机说道:“如果让王维以京城第一名录取,他将来肯定成为国家的精华。”

公主反问:“那你为什么不让他去参加科举应试?”

岐王说道:“王维心气极高,如果不是被第一名录取,宁愿不去考试。便是听说,张九皋已托人找您要第一名了。”

公主对王维笑道:“我也是受他人之托,不过只要你参加考试,我一定会替你出力的。”

宴会,公主便派人去京城主考官那里传达她的意思。不久,王维以第一名一举登科。

王维的故事已经赤裸裸地告诉我们,唐朝科举考试,很多都是考“关系”。只要关系够硬,没有考不上的进士。

当然,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关系学里,谁也不知道谁的关系最好,后台最硬。下面这个故事,却告诉我们,托人找关系,还不一定就能考上进士。

说的是白居易的故事。

白居易的才华我们是知道的,那《琶琵行》和《长恨歌》千古流传,在唐朝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里,声名仅次于杜甫

白居易十五六岁时,就来到长安了。他拿着诗篇到处找人,找来找去,找到了著名诗人顾况这里。当时顾况年纪已是六旬,面对白居易时,心里不免傲气,对白居易这样说道:“小年轻,长安的米价很贵 ,你要想在这居下来,是不太易的。”

很明显,他这是给白居易下马威。

然而,这个老诗人当读到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诗句时,不禁被白居易的才华折服,态度当即好转,答应白居易,愿意为他造势,引起主考官对他的注意。

后来,顾况也去替白居易奔忙了,然而这个老诗人官职太小,主考官都没把他看心里。于是,白居易的进士之名就泡汤了。

直到十几年后,白居易二十九岁,再次闯荡长安,参加科举应试。这次终于圆梦,考中进士。

在这些托人找关系的案例中,数不胜数。晚唐诗人杜牧,生于权贵之家,才华出众,但同样不能免俗,找人托关系,最后以第五名考中进士,时年二十六岁。

可有人估计要问了,不是每个读书人都有门路。如果不懂人,托不到关系,怎么办?

这个问题,就让初唐大诗人陈子昂来回答吧。

陈子昂初入长安时,举目无亲,不被时人认可,心里极为苦闷。有一天,他在街上看见一个卖胡琴的人,一张琴要价百万钱,引无数权贵围观。陈子昂脑袋洞开,灵机一动,当即站出来说:“我愿意如价买下这张琴。”

众人莫名其妙。陈子昂却告诉大家:“我擅长弹奏这种乐器,想听的话,明天到宣扬里来吃酒听琴。”

第二天,宣扬里一片沸腾。陈子昂等大家吃得差不多,举起胡琴站起对众人说道:“我是蜀人陈子昂,著有诗文百卷,驰走长安,四处求人,却无一赏识。胡琴这种低贱的东西,怎么能配得上我的身份呢?”

于是当场把胡琴砸碎在地,从怀里掏出一叠文章分发给宾客。一时之间,众宾为陈子昂的文章所服,一日之间,陈子昂声名传遍京城。

终于,陈子昂在二十四岁之年,考中了进士。

这是一个多么成功的案例。

陈子昂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唐朝,如果不懂人,那必须要有钱,有钱就能大胆炒作,借机扬名。一旦出名了,考中进士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但是,这种“行卷”风尚,却害苦了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甫穷尽一生,屡考屡败,从二十四岁考到四十四岁,不得以,赋文吹捧唐玄宗,才得到了一个小官,一生郁闷不得志。

这个不合理的考试制度,到了宋朝才有了根本的改变。宋朝科举考试实行封卷制度,才彻底终结了“行卷”之风,迎来了中国历史上读书人最幸福的一个时代。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1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