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遇上这些奇葩清代考官,再牛的学霸也要跪!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作为中国古代史的独家招牌,一千五百年传统的科举制度,爱与恨的争议都从来多。

但唯独没争议的却是一条:公平。

在交织着权谋诡计的中国古代权力场上,自科举诞生的第一天起,哪怕最乱最黑的年代里,这都是无可争议的一块净土。无论平日多么蝇营狗苟的人物,权倾天下的威风,进了科举这一亩三分地,都要乖乖夹起尾巴。

比如明代那位“九千岁”刘瑾,号称“立皇帝”,出名呼风唤雨,谁得罪了他,轻则坐牢充军,重了家破人亡。如此天字第二号(仅次于皇帝)惹不起,干孙子焦黄中要科考,求考官通融未果,跑来找他做主,谁知却被他一顿骂:就你这熊孩子那笔破诗,给个名次就算看得起你,别给我找麻烦。

九千岁都不敢找霉头,可见科举这个战场上,竞赛方式多公平:拼爹拼爷爷都不靠谱,好好学习才是王道。

但这么公平的制度,却也有一件事,比营私舞弊还叫考生们担心到抓狂:遇上奇葩考官怎么办?

素来隆重严肃的科举史上,真有这样几位极品到哭笑不得的考官,哪怕再好的才华与抛头颅洒热血的刻苦,遇上他们,也得仰天长啸怨命苦。

1, 文盲考官

科举既是为国选材,那考官的选取,同样不能马虎,不说学富五车,也要墨水十足。

偏偏在清朝同治年间的华亭县考主考官武某,别问读过多少书,字都认不到几个,十足文盲一枚。

如此文盲,咋进入了考官队伍?全亏跟对了人,身为名将左宗棠部下,出生入死立了不少功。好容易打完仗,立刻趁热打铁给领导要赏:武将俺当腻了,您给我换个文官?

于是在左宗棠力捧下,武某官运亨通,当上华亭县令,一上任就赶上县考。他也有自知之明,提前把找人拟好的考题藏靴筒里,谁知开考时却忘记了。这下武县令抓了瞎,想考题想不起,找考题找不着,眼看一群考生眼巴巴望着,急的直跳脚。

有机灵部下提示:您还能想起考题是啥吗?武县令吭哧半天说,考题里应该有个“马”字,他这一说,大家更云山雾罩。直到一通折腾,总算找出了考题: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题目一亮出,现场顿时笑喷,原来武县令字认得不多,竟就把个“焉”字认成了“马”字。

见大家乐了,武县令自己还很得意,指着“焉”字给大家炫耀:你看本官记性不错吧,明明就有个“马”字嘛!

2, 错字考官

比起认不全字的武某,同时代的吴县县考主考曹益三,也强不到哪去。

这位曹考官,原本就是济南历城县一个看门小吏,攒了半辈子黑钱,心思也活络了,竟一门心思打通关节,想花钱买个官当当,也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捐来个吴县知县,上任就遇考验:县学岁考。

比起武某来,曹大人的文化水平也高不到哪去。以至于按照规矩,岁考时知县要挨个先点考生名字,放在曹益三这里就抓瞎,还好曹考官够机灵,当场装起瞎子来,推说害了眼病看不清名单,找师爷代念糊弄过去了。

但接下来的事,就不好糊弄了:以清代规矩,岁考开考前,县令要亲笔把考题现场写出,公示给各位考生,以示考试公平。放曹益三这里就难办了,还好考题字不多,就三个字“暮春者”,事前又反复练过好些遍。于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曹主考,硬着头皮亲自来了。

不想刚写完,现场考生们瞬间就呆了:就这么简单三个字“暮春者”,竟就叫曹考官写成了“暮春在”!这还了得?现场不但是哈哈大笑,笑完了考生们更纷纷罢考,拼着前途不要也不考,丢不起这人!

3, 烟壶考官

千万不要以为,奇葩考官只有基层才有,高层也难免,比如道光年间的重臣穆彰阿

这位清末重臣,爱国主义影视剧里常露脸,是禁烟英雄林则徐的死对头,鸦片战争的丧权辱国,公认有他“大功”。

而他人生里另一大坑事,就是当主考。

他老人家其实水平不低,正宗的进士出身,官场上出名学问好,诗词书画造诣都不低。但如此高水平,出任科举主考时,去基本是混事。

他阅卷的方式,简单到发指:既不审查考卷,也不推敲字句,就是在口袋里放两个鼻烟壶,一个白玉的一个琥珀的。阅卷前先焚香拜文曲星,然后嘴里念念有词,手放口袋里摸索,摸出的若是琥珀鼻烟壶,那就说明这考生好命,哪怕卷子狗屁不通,也是立刻录取。倘要是个白玉鼻烟壶,管你才高八斗,一概落榜没商量。

搞笑的是,就这极品工作方式,竟一瞒就是一辈子,每次当完主考,还常被道光皇帝表彰奖赏,直到他最后垮台倒霉,如此荒唐录取法,才算大白天下。

以清朝文学家李宝嘉的感慨:只从穆彰阿当主考这事看,大清打不赢鸦片战争,真心是很正常的。

4, 孝子考官

做考官像穆彰阿一样糊弄,确实很极品,但有时候若太认真,却是更极品。

光绪年间的考官裕德就是例子。

他可不是穆彰阿这样的混人,学问极强,写奏折的文笔出名强,光绪皇帝就曾当场表扬:最爱看裕德的奏折。

这位的工作态度,也是出名认真,干啥事都抓细节,样样任务都完成的好,由于长期表现优良,也终于当上了主考。

可就在主考任上,无数考生欲哭无泪的抓狂了:裕德大人的品德才华都没的说,可就有一条:太较真了。

因为这位裕主考,不但是有名的忠臣,还是出名的孝子,对家庭从来孝顺,更把这孝顺之情带到阅卷上:不管再苦再忙,每张试卷都细致批改,谁的卷子上要出个“裕”字,那就是犯了他家的名讳。于是一道阅卷的考官们,见到了他们考官生涯的惊悚一幕。

只见裕大人郑重的起身,整理好衣服恭恭敬敬的一拜,然后甩手一批:犯我家名讳,考卷落榜!

以裕德的同僚统计,裕大人最勤劳的时候,每天阅卷要下拜二十多次,累的腰都快断掉。多少考生倒霉落榜,可想而知。

5, 扫黄考官

若说裕德大人的批卷作风,还属孝顺心切。那么谁要是碰上末代皇帝溥仪的同宗哥哥溥良做考官,那真是躺着也中枪。

因为这位溥良大人最标榜的事,就是作风正派。

只要他当主考,那么优先狠抓的,就是考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专门从考生答卷的字里行间里,推断考生的品质如何。

所以如果有哪个考生,考卷上出现“珠”“翠”一类的字,那就只能认倒霉了:以溥良先生的观点,这几个破字,都与女性的首饰有关,谁要是敢写这几个字,就说明这人肯定作风不正,长期沉溺好色享乐,所以哪怕文笔再好,也要坚决拿下。

但最讽刺的,却是《清俾类钞》里的吐槽:这位溥良考官,满嘴仁义道德,最恨好色荒淫,可他个人的私生活,却怎一个乱字了得,自己妻妾成群,且大小老婆各个满身珠光宝气,还尤其喜欢珠玉,啥叫说一套做一套,看这个溥良就知道。

6, 糊涂考官

对于考生们来说,有时候另一种倒霉情况,就是碰上考官昏头。

几个考官,批几百份考卷,一张试卷就是一个考生一辈子,稍犯个糊涂,可能就是大事。

比较倒霉的,比如道光年间的考生吴廷珪,乡试时水平发挥得极赞,惹得考官叫好,早定了他做解元。谁知一个不留神,考官拿他的考卷随手欣赏,竟就忘记放哪里,闹得填榜都没法填,倒霉的吴廷珪,非但没中了解元,精神还深受打击,一蹶不振二十年。

7, 乌龙考官

古代哪个行业,公认学问最高:帝师!

特别是如果有谁,能给两位皇帝做过老师,那在旁人眼里,更是学问深得不得了。以清朝的俗话说:两代帝师,好比亚圣人。

曾给同治帝和光绪帝做过老师的清末名臣翁同龢,就是个公认的亚圣人,但作为考官,一样闹出大笑话。

光绪十八年,翁同龢担任廷试主考,阅卷里正拿到一张好卷子,左看右看都喜欢,可就是里面有个词搞不懂:闾面。大家研究半天,还是一头雾水。

却还是“亚圣人”翁同龢水平高,当场摇头晃脑解答:这词你们都不知道?古人以“闾面”对“簪牙”,就是讲装饰品的意思嘛。你们哪,真该多读读书。大家听了纷纷点头,真把这考卷录了。

等到中榜考生们亮相,大家才知道,这个写“闾面”的,正是清末文学家文廷式。翁同龢立刻上来夸赞,连说文大才子考卷里的“闾面”一词用的好,谁知文廷式尴尬的说:您别笑话我了,我本来是想写“闾阎”,谁知一紧张写错了,这几天心里直打鼓,就怕查到错字按规矩不录我了,谁知还真把我录取了。

不懂偏要装懂的翁同龢,闹了个大笑话。

8, 惜才考官

清末考官里,潘祖荫也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此人不但是一代名臣,更是一代学问家,经史子集都精通,书画收藏也造诣深,公认文化名流。

这位名流还有一大好品质,正是爱才。光绪十五年他主持会试,听说了他一直极赏识的青年才俊张謇,这次也来赴考,立刻喜出望外,早早下定了决心:绝不让这位怀才不遇的好青年再落榜。

▵张謇

为了这决心,潘主考也早行动,特意叮嘱考官们,绝对不能漏过张謇这样的大才子。发现像张謇的试卷,立刻报到自己这里来(当时阅卷都是糊名的,考官看不到考生名字)。谁知这样忙活一场,张謇竟还是又一次落榜了。

潘祖荫这下大怒,严令追查哪个糊涂考官害了张謇落榜,结果查到了考官熙麟初头上:张謇的考卷正是熙麟初经手的。这下潘祖荫来了精神,把熙麟初一顿怒骂,说熙麟初学问差,耽误人才。熙麟初给骂的狗血淋头,终于嘟囔了一句:张謇的试卷我早发现了推荐给你了,是你亲手把他刷掉的好吧?

潘祖荫哪里肯信,谁知再核查,真怪不得熙麟初,人家早把张謇的试卷选出来了,是潘主考自己犯糊涂,误把张謇的试卷给黜落了。好好一个俊才,竟是差点毁在自己手里。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18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