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清朝十二位独夫:见证一个王朝的崛起与衰落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大清帝国十二个帝王的皇权更迭,折射出的却是国朝兴替的脉络。

在那个皇帝至上的年代,亿万的生命将他们所有的寄托,交给了一个以为可以信赖的独夫,然而这个人及其家族却以私人利益为基准,衡量进而左右着社会的进程,以天下人之荣荣一人,以一人之辱辱天下人。

1. 努尔哈赤——战略大汗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起兵,攻占尼堪外兰占据的图伦城,打响了建立后金国的第一仗。万历四十六年(1618 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找了几个借口,凑成“七大恨”誓天,发兵征明。并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一日,八旗军在萨尔浒大败征讨之敌,亡明军四万五千余人,正式打出了同明王朝分庭抗礼的后金汗国旗号。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六十八岁的努尔哈赤蜷缩在病榻上,饱受痈疽发作之痛,他纵马征服了整个辽东,却无法跨越生命的黄昏。十一日下午,壮志未酬的一代天骄努尔哈赤,带着入主关内的遥远梦想闭上了渴望的双眼。

努尔哈赤虽然壮志难酬,但却奠定了清朝二百九十六年大业的基石。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奠基之君的坚韧、智慧,尤其是超人的战略意识,当然,也散发着浓重的血腥之气。

2. 皇太极——开国枭雄

皇太极时代,华夏大地先后存在着五个“皇帝”:君临大明的崇祯,建立大顺的李自成,坐拥大西的张献忠,统治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领导大清的皇太极。几年过去,在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只剩下了皇太极和他的继承人。

在努尔哈赤的十六个儿子当中,皇太极能成为最亮的政治明星,并在奠基者努尔哈赤之后,成为大清的开国者,不仅因为其作战经验非常丰富,更重要的是他雄才大略,智机过人,善弄权术。

他最大的功劳则是为大清入关,创建了较努尔哈赤更为现代的组织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他将辽阔的东北、正北和西北地区,归于大清的统治下,不仅为清军问鼎中原提供了战略屏障和动力资源,更是奠定了近现代中国在这一广大地区的版图雏形。

3. 顺治——性情天子

顺治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而我们绝大多数人能记住他,是因为他的风流韵事和出家之谜。从个性特征上来讲,顺治多愁善感,属于性情中人,缺少横扫六合的气概。

顺治六岁登基,十三岁亲政,二十四岁驾崩。他的人生可以划为两个阶段,分水岭是十三岁时多尔衮逝世。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即位后,他仰摄政王多尔衮鼻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顺治八年(1651年)亲政后,他处理朝政,文治天下,成绩斐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吸取明朝宦官乱政的教训,对太监人数加以限制,严禁太监干预政事。有清一代,没有出现阉患,应该说是顺治开了个好头。

顺治早年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他的治政思想里更多的是儒佛的情怀。虽然生命之花早早凋零,但他的亲政却标志着清廷从武功到文治的转折。

4. 康熙——创世大帝

当世界工业革命浪潮逐渐引发经济全球化变局时,爱新觉罗· 玄烨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今天我们回头检视康雍乾盛世,会发现肇始于康熙的辉煌的创世纪,达到了农业帝国经济和版图的顶峰,只可惜这种辉煌因为缺少了工业化引擎,很快就夕阳西下,脆弱得不堪一击了。

康熙八岁继承大统,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载,终年六十九岁,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

康熙年间,西方正在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中国坚持“天朝”朝贡体制,禁行海外贸易,丧失了纳入经济全球化体系的契机。大清帝国在康熙手里逐渐走向鼎盛之时,从世界眼光来看却是逐渐走向衰落。这不能全怪康熙,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帝权体制,是一个封闭的政治和文化系统,打破这个集权的专制制度,无异于烧毁自己的龙椅。所以,康熙是一个伟大的农业型统治者,但他成不了工业型治理者。

5. 雍正——铁腕君主

有清一代十二位帝王中,雍正是最难盖棺论定的。这不仅是因为他谜一般的即位和死亡,更在于这个薄情寡恩、生性多疑的君主,以其铁腕统治厉行改革,把所谓的康雍乾农业盛世,推向了顶峰。

雍正中年(四十五岁)才得继大统,在争夺皇位的腥风血雨中,他看透了一切又怀疑一切。几十年的政治斗争经历,培养出了一个狐疑无情、刚毅果决的狠角色。尽管后世对雍正颇多争议,但他的一生是勤政的一生,历史上不会有对政事如此自觉的帝王。

就这样一个铁腕改革家,依然跳不出历史的局限,执行的商业经济政策,依然是承袭康熙的路线。他认为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大业,工商业的发展必须依赖农业。在执政期内,他反对种植经济作物,反对发展手工业,打击工商业,重本抑末成为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尽管雍正曾经使国库存银达六千万余两,较康熙统治时期为多,但此时农业的边际收入已趋于零无。发展繁荣的幻想背后,是经济基础的极端脆弱。

6. 乾隆——败世之君

乾隆五十九年(1794 年),英使马嘎尔尼很有感慨地写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能使它在近一百五十年期间没有沉没。”雍正十三年(1735 年)即位的乾隆,是这艘“破船”最后一位能干的船长。可惜的是,他没有谨慎地掌好舵,在执政后期就已开始放任自流。

由于雍正建立了密储制度,皇位毫无悬念地传给了聪颖的四子弘历。乾隆在位六十年,嘉庆元年(1796 年)传位嘉庆后,以太上皇身份掌握大政,他嘉庆四年(1799年)去世,实际统治六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在乾隆时代走向老人政治的时候,世界的另一端却迎来了资本主义的朝阳。面对西方殖民势力的试探和沙皇俄国的骚扰,被天朝思想束缚的清政府,出于自卫的需要,采取了限制贸易和减少接触的关门主义,一步步落后于世界的商业大潮。

可以说,乾隆统治大清的六十年,是中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六十年,中国之衰败实从乾隆朝始。

注:这是英国人画笔下的马嘎尔尼使团访华的场景,正中坐在椅子上的是乾隆皇帝,单膝跪地的小男孩是英国使团副使斯当东的儿子小斯当东。

7. 嘉庆——庸碌天子

嘉庆元年(1796 年),时年三十七岁的颙琰即位,由于乾隆以太上皇名义训政,三整年后,嘉庆才尝到了做皇帝的滋味。当了二十五年天子的嘉庆,最大的政绩是扳倒和珅。然而在除掉了和珅这个肿瘤后,他也才发现自己接掌的大清帝国已经恶疾遍体。

嘉庆是个好皇帝。在他作的那首七律中,颈联“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体现了他悲天悯人的仁君情怀。无奈的是,他不是雄才大略的康熙,也不是勤政恤民的雍正,甚至比起乃父的聪颖干练,也是望尘莫及。面对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他发现自己刚按住葫芦,忽然又起了瓢。

嘉庆时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几十年。这位庸碌的天子依然在“天朝抚有四海”的自满中。嘉庆曾两次下令禁止走私鸦片,禁止官民吸食鸦片,然而西方殖民者并不甘心放弃,侵略的眼睛已经盯上了中国这块大蛋糕。鸦片战争的序幕,即将拉开。

嘉庆执政的二十五年,是非常关键的二十五年,这是从盛世走向衰世的过渡期。庸庸碌碌的嘉庆并没有治世的妙方,他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帝国慢慢没入深渊。

8. 道光——条约皇帝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三十八岁的旻宁坐到了龙椅上。这位道光皇帝没有料到,二十二年后,他会因成为第一位和西方殖民者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皇帝,而被深深地耻辱性地铭刻在史册里。

道光接管的是一个灾难频仍的烂摊子。为了治理好国家,他确实做到了勤政节俭。晚年,道光给自己下结论说:“自御极至今,凡批览章奏,引对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自暇自逸。”还有史料记载说,他穿的裤子,都打有补丁。

道光一生最大的政绩,是平息新疆张格尔叛乱,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做出了贡献。然而对大清威胁最大的不是内患,而是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英国扩大侵华战争,次年,道光派耆英、伊里布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成为“条约”皇上。然而,他认为喂饱了一只虎就万事大吉,没想到会招来一群狼。中英之战的直接后果,就是将大清外强中干的真面目,暴露在群狼面前。1850年,眼看群狼环伺,道光在郁闷中死去,享年六十九岁。

9. 咸丰——酒色王者

(注:咸丰皇帝(发表于1860年10月13日))

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十岁的奕詝走上金銮殿,开始了他悲剧的一生。先辈们从来没有碰到的外忧内患,在他执政的十一年内,全都扎堆出现了。

咸丰当政之初,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生性懦弱的咸丰对此头疼万分。他撇下政务,在避暑山庄里纵情声色犬马,贪恋杯盏鸦片,致使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1861年8月22 日),咸丰扔下烦恼无限之江山,病死热河。

纵观咸丰短暂而悲剧的一生,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外,毫无政绩可言。然而,他所采取的几个措施,却影响了中国今后的走向:为镇压起义所采取的办理团练政策,是日后军阀做大以至于割据的发端;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妥协投降的方针,是日后攘外必先安内策略的滥觞;为办理洋务建立总理衙门,是中国外交常规化、制度化的起源;错误地排斥了奕訢,选择了顾命八大臣,导致慈禧垂帘中国近五十年。

道光认为四儿子忠孝可人,可成仁主,却忽略了帝国在乱世之秋,需要一个有胆识远略的领航人。他为自己的王朝所选择的,根本就是一个灾难。

10. 同治——梅毒皇帝

(注:同治皇帝接见外国人(1873年6月29日))

对同治进行评价,后人几乎无从着手,阅遍清史,找不到他哪怕丁点儿业绩。人们能记住同治,大概是因为他的生与死:生母慈禧,死于梅毒。

咸丰十一年(1861 年),六岁的载淳登基,改明年为同治元年。同治同治十二年(1873 年)亲政,同治十三年(1874 年)驾崩,活了十八年。他是清朝第一个短命皇帝,也是清朝第一个没有掌握过实权的皇帝,同时也是清朝第一个没有子女的皇帝,他的出现,似乎就意味着大清帝国气数已尽。

11.光绪——变法天子

(注:1900年英国鄂丁香烟公司发行大清光绪皇帝真像照片卡)

进入十九世纪末期,大清帝国迎来了一次翻身的机会,当时唱主角的是年轻的光绪。可惜,掌握指挥棒的导演却不是他。

同治驾崩后,慈禧为了能控制权力,选中了自己的侄子兼外甥——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然后由她和慈安垂帘。在慈禧的安排下,光绪成为清朝第一位非皇子而入继大统的皇帝。光绪元年(1875年),年号光绪的载湉四岁登基,在慈禧冷峻的目光下,光绪的一生,压抑而又无奈。

在光绪年间,虽然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了领土主权的完整。但中法战争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利,把帝国彻底拖入了无底的深渊。轰轰烈烈的“戊戍变法”,也以光绪遭囚禁,六君子血溅菜市口惨淡收场。

光绪失去人身自由后,大清帝国的舞台上,还在继续上演着一出出慈禧的独幕剧: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辛丑条约》签订、实施清末新政……而他只能独在囚禁中,观庭前花开花谢,看天上云卷云舒了。

12. 宣统——亡国之君

在所有亡国之君中,大约只有溥仪不用承担亡国之罪责。大清实已败于慈禧之手,亡于光绪时期,岂是一个两周岁的孩子,所能延续一个王朝的香火的?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1908年11月13日),慈禧懿旨命养女和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承皇位。十一月九日(12月2日),两周岁的溥仪由父亲把持着完成登基大典,年号宣统。由于溥仪不能理事,由载沣摄政。然而在位仅三年的宣统,还没明白当皇帝是怎么回事,就被迫下诏退位。

溥仪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他三起三落,一直沉浸在皇帝梦中,不肯醒来。最后经历牢狱之灾,成为新社会的一个普通公民。

嬴政称帝至溥仪逊位,中国帝制历二千一百三十二年,先后有四百九十二位皇帝在龙位上上上下下。他的退位,既是清朝的终结,也是帝制的终结,同时既是民主的开始,也是党政的开始。

本篇文字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

选摘自《接班的战争》李 俭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清朝十二个帝王的权力争夺和交接班,如同一幕幕兄弟成仇、父子反目、功臣喋血、阴算阳谋、明枪暗箭、矛盾和情节跌宕起伏的莎士比亚式戏剧。作者运用哲学视角、政治维度、历史纵深的笔法,将笔触伸入社会和历史的脉搏以及当事人的心灵深处,还原一幅幅真实的历史图景,探寻权力更迭的斯芬克斯之谜。

:jzhpress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1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