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老梁说天下:顽固不化的封建卫道者还是改变大清命运的女人?(图)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节选自《老梁说天下4》,中国工人出版社

说到中国历史上几个非常有权势的女人,就不能不提到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占据清廷的最高统治权近五十年,直接培养了两个皇帝,一个同治,一个光绪。对于这样权倾一时的重要历史人物,正史和野史都会有大量的对这个人物的记载。可是我们在总结说慈禧是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往往会得出一些南辕北辙的结论。那么慈禧到底是残酷还是宽厚,是激进还是保守?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分析慈禧的多面性是由什么决定的。

有人说,纵观慈禧统治清王朝的时期,中国净打败仗了。慈禧一辈子经历过五次重大的战争,一个是第一次鸦片战争,那个时候慈禧还小,才5 岁;第二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慈禧当时已经进宫了,已经是咸丰的贵妃了。等到后边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还有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及剿灭义和团的时候,慈禧已经是大清的最高统治者了。当时慈禧垂帘听政,决策权在握。

关于这几次战争,有很多人拿慈禧太后的有些话说事。当时慈禧说过一句话,叫“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然后,大家再对照什么《北京条约》《南京条约》,往后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发现无论哪个条约都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很多人就说,慈禧在战争的问题上,表现得太懦弱无力了,这才造成大清屡吃败仗,使中国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那么,是不是这个情况呢?不是。我们根据史书里边得出的结论,慈禧对待战争的态度总体来说是挺激进的。就拿第二次鸦片战争来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当时慈禧极力主张咸丰皇帝跟英法开战,不要谈和。甚至之前还主张咸丰皇帝不要往热河跑,就在北京待着。慈禧的这一番话差点儿让咸丰以为她要害他,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就是说,其实慈禧在战争的态度上,是强调要维护大清国威的,不愿随便让人家欺负。

后来的几次战争,也都和这个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比较典型的是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一开始,慈禧是坚决主张跟日本打的。当然,她做这个主张是有底气的。现在一翻历史课本,都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让日本人给打败了。但是,1894 年的这场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的海军其实远不如大清水师。大清水师从欧美买了很多先进的军舰,在实力上当时大清水师排亚洲第一、世界第八,而日本的水师充其量也就排世界第九。就是说,双方的实力还是有差距的。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大清打了败仗,所以说甲午中日战争才叫一个巨大的耻辱。据说,日本把中国的北洋水师给打败了之后,日本的海军将领都不敢相信,跺着脚在那儿跳舞大喊——居然打败了北洋水师!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当时恰逢慈禧六十大寿,要过生日。过生日她得花钱,一个是修颐和园,再一个是修戏台子,还有什么讲经的地方、楼台亭阁等。要建这些东西,花销非常大。那么,这钱从哪儿出呢?只能从当时的军费里挪。可是,战争在持续打着,军费就不够用了。于是,有的人主张,慈禧太后办寿还留下点儿银子,把这银子挪去充当军费,毕竟国家大事要紧。可是,慈禧不干了。因为慈禧很重视自己的六十大寿。当时,慈禧太后身边有人跟她说,老佛爷这六十大寿过好了,大清江山永固,万寿无疆。所以,在她看来,对日本一战输赢是无所谓的,和自己的六十大寿的重量级是不能比的。我们今天会觉得慈禧太后为了自己六十大寿而祸国殃民,其实这话说得有点儿过了。为什么呢?因为在慈禧心里认为,祝寿是头等大事,是江山永固最好的办法,而这恰是她认识的局限性。慈禧太后主持大清皇政近50 年之久,她绝对不是一个追求享乐奢侈的人。那么,慈禧为什么后来要和谈呢?这是因为她当时两下权衡后,限于自己当时的认识,就我们所说的思想局限,才下的决定。

后来还有一件谁都感觉到很吃惊的事情,1900 年,慈禧突然宣布对世界宣战。1900 年6 月21 日,大清朝廷宣布《宣战诏书》,其中“彼等”二字,将除了自身以外的所有外部世界,统统列为敌人,这就意味着慈禧向全世界宣战。慈禧怎么能做出这么冲动的事情来呢?这是当时下边的臣子把她误导了。

因为皇上和慈禧太后都居于深宫,她不可能像现在一样,能通过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得到消息,她只能等身边的近臣,像上书房、军机处等大臣给她提供信息。结果,有一个她很宠幸的大臣,直隶总督荣禄给她提供了一条错误信息。当时荣禄跟慈禧是这么说的:“坏了,老佛爷,我听说,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荷兰,反正数得着的这些帝国主义列强,要集体出动兵力逼您退位,叫您归政啊!”什么叫“归政”呢?就是要慈禧把垂帘听政的权力归还给光绪皇帝,让慈禧退居二线,颐养天年。荣禄说的这件事可是捅了慈禧的肺管子,让慈禧特别受不了,因为在慈禧心里,她才是大清的主政之人。这些西方国家集体让她退位,那不仅是让慈禧掌握不了政权,甚至还有性命之忧。光绪皇帝的翅膀一天天硬了,而这娘儿俩之间的关系也不怎么和谐。那这事有没有呢?没有。这只是上海一家英文报纸发表的一篇文章,当时一个政论家,就是时评家写的,就说现在的大清国要是想好,就得光绪主政,让慈禧太后归政。结果,这件事被添油加醋地弄上来了,慈禧这时候感觉到自己地位受到威胁了,觉得不行,得反击。

而且,这时候还有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我们知道当时闹义和团,义和团提出个口号叫“扶清灭洋”,就是尊崇大清朝,但是专门杀洋人,在各地方闹得很厉害。一开始,清廷害怕影响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关系,也镇压过义和团,没镇压住。当时老百姓造反的太多了,一方面对大清不满,另一方面对洋人不满,到后来威胁到很多在华外国人的利益,外国人就跟大清朝交涉了,如果大清朝不镇压,人家就自己镇压。那些外国公使为了保护本国传教士和本国经济政治的利益,在清政府镇压义和团无效的情况下,派出使馆卫队进京镇压。但是卫队人数大大超出清政府的限制。

1900 年6 月初,西摩联军的上千名先头部队,从天津出发前往北京,后续部队也陆续跟上,兵临城下。就在这个时候,慈禧太后正好听说了让她归政的传言,一看这阵势,以为老外要动手了。虽然这些人是说来镇压义和团的,但是怕他们借这个事把士兵聚拢到一起杀进故宫,取她的项上人头。所以,慈禧太后才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了。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载漪建议慈禧,利用义和团来消灭洋人在中国的势力。为了保护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慈禧采纳了载漪的建议。因此,清政府正式承认义和团为合法组织。

就这么着,在错误信息的左右之下,慈禧对外宣布,对世界各国宣战。当时还打开城门,迎接义和团进城杀洋人,结果最后造成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吓得屁滚尿流地跑到西安那边去了。就说这个事情,慈禧是典型地受错误信息左右,担心自己的位置不稳,被谣言所蛊惑,酿成了这次大祸。所以说,所谓慈禧太后对战争的态度,是激进还是保守,就看自己地位是否受到了威胁。若是地位受威胁,那她一定“激进”;一看自己暂时没有什么忧虑了,那就保守了。

再有人弄不清楚慈禧的为人到底是宽厚还是残忍呢?关于这个事,有个典型例子。慈禧是怎么上位的,想必大家都清楚,是和她的小叔子恭亲王奕訢合谋,在咸丰皇帝死了之后发动了“辛酉政变”,把顾命八大臣给拿下之后,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她才得的权。

慈禧上台之后,首先得清算原来的顾命八大臣,比如载垣、端华、肃顺这些人。当时,慈禧是怎么清理这些人的呢?按照大清例律,给这些人定的罪名就是谋反。因为如果不定谋反,人家怎么说也是顾命八大臣,没办法把他们扳倒。定下谋反罪名后,按大清例律应该要凌迟处死。什么叫凌迟处死?就是一刀一刀把人给活剐了,非常残忍。但是,慈禧知道要是这么干的话不得民心,于是就有人提议宽容一点,把这八个人革职得了。可是,慈禧又不甘心,她对这几个人非常恨。由于载垣、端华、肃顺这些人对她也不客气,所以她区别对待。怎么区别对待呢?这八个人里头载垣和端华是王爷,于是慈禧赐他们自尽——其实就是武大郎吃药,喝也是死,不喝也得死,让他们自尽了得个全尸。而肃顺作为八大臣的主心骨,是主要的策划人,不能饶了他,判了个斩立决,在菜市口问斩,身首异处。有人说这多惨啊!其实这不惨,比起凌迟来,已经很人道了。而且,人死了之后,慈禧还准许把脑袋跟身子缝在一块儿下葬,也算是得个全尸。

这三人死了之后,剩下的五位大臣也是区别对待。其中有一位是道光皇帝的女婿、鬼子六奕訢的亲姐夫景寿。对于这个人,慈禧虽然把他革职了,但是保留了爵位和待遇。剩下的那几个人,兵部尚书穆荫,不仅革职,还发配到新疆效力赎军去了。还有三位,史部左侍郞匡源、署吏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焦佑瀛,均即行革职、加恩免其发遣。也就是说,革职但是没发配,就在北京做一个平民百姓,让宗人府没事管管他们,如同我们现在的“保外就医”似的。

慈禧的这种处理方式,在当时来看是很合体的。为什么呢?因为先把领头的几个处死后,避免这个团伙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然后对下边这些从犯相对宽厚,只是给革职了。剩余的这些人一看,处罚也不是很严重,就别造反了,省得祸灭九族。这样的处理方式在慈禧刚上任时起到了安抚人心的作用,赢得了大家交口称赞,都称赞慈禧太后宽宏大量,为人宽厚。

其实是慈禧宽厚吗?她要是真宽厚,应该把那三位也饶了。那么,她为什么这么干呢?就是为了安抚人心。所以,慈禧垂帘听政之后,一个月内,辛酉政变的余波就平息了,没有再酿成大的祸端。因此,不能简单说慈禧是残忍还是宽厚,她为了她的政治目的,必须得做到这一点。就像慈禧对改革和保守的态度一样,慈禧一开始是为大清国负责的,所以才设立了总理衙门,负责洋务运动。而且,那时候出现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都是洋务派。要是没有慈禧支持这些人,他们怎么能搞洋务派呢?所以慈禧一开始对洋务派是认可的。“师夷之长技以治夷”,大清为什么打不过人家,就是因为船没别人的大,火炮没别人先进,所以得办兵工厂,这才有了张之洞的汉阳兵工厂,以及江南缫丝局。

但是,为什么要阻止后来的维新派呢?大家都知道“戊戌六君子”,当时慈禧下令把以谭嗣同为首的都给斩首了,而康有为和梁启超跑到了海外,所以有人说慈禧是保守派。其实不是那个概念,慈禧一开始并不保守。问题是大家改来改去地搞洋务运动,再加上甲午中日战争又输了,结果有人就说,之所以输,不是说大清的船不如外国人船大,炮火没有人家的炮好用;不是因为北洋水师的实力没有日本人强,而是因为政治体制的问题。所以戊戌变法到后来变成要改革政治体制,而政治体制怎么改呢?要实行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让慈禧下台,光绪执政。戊戌变法中的这个政治改革,直接威胁到慈禧太后的利益了。这时候,慈禧就发现,不能眼看着了,要是再支持维新派,自己的位置就不保了。这个时候,维新派自己也知道慈禧不会轻易下台,所以想“枪杆子里边出政权”,让一些军队进北京勤王,逼慈禧下台。

当时维新派看中谁了呢?就是袁世凯。袁世凯当时在离北京不远的天津小站练兵,手下尽是一些精兵强将。维新派的人就希望他能够进京,逼慈禧太后下台。但袁世凯这人猴精猴精的,后来不是有人说袁世凯告密吗?其实这话说得有点儿夸张了,袁世凯不是告密。一开始袁世凯是支持维新的,后来经过对时局的判断,觉得“帝党”很难扳倒“后党”,如果他跟着维新,最后肯定跟着吃刀子,恐怕得被杀头。于是袁世凯按兵不动,他手里有兵,无论是帝党还是后党,都得来求他,这样他就可以从中间获得更多利益了。所以,袁世凯当时没有说支持哪一派,也没说反对哪个,在整个戊戌变法的过程当中,充当了一个中间派的角色,并没有明显地去争哪一方。后来,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起来了,帝、后之争胜负已分了,袁世凯才火速进京,接受慈禧太后的召见,向慈禧表忠心。由此可知,我们不能说慈禧是保守的。

我们刚才讲述了慈禧太后残酷宽厚、保守激进,以及她对战争的态度,其实是想告诉大家:不能从历史现有发生的事情来总结一个人的性格。人的个性对历史是有影响的,但是它的影响远远没有此一时彼一时的权势斗争的影响大,所以要说这个人是激进还是保守,一个核心就是在于他的统治地位有没有受到威胁。因此,若是我们有的人根据具体的历史史实来断定这个人的性格的话,那不过是“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历史事件永远应该回归到它的本来面目,我们也应该回归到历史的长河当中,根据权力的这种兴替来判断历史人物在这个时段起的作用,而个性的东西并不是主要因素。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1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