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嫉贤妒能’的诸葛亮,为什么能在刘备的手下混的风生水起?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诸葛亮为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可称中国古代最受赞誉崇拜,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演义》还将他描绘成一个能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智慧之神。

诸葛亮是聪明的,并且不是一般的聪明。但凡聪明的人都十分自信,诸葛亮也不例外,本来自信不是什么缺点,但如果自信过了头,变成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就是大大的缺点了。可惜诸葛亮先生也和常人一样,身上也有这些坏毛病。

一、先说说与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的凤雏:

水镜先生曾言:“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正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刘备想要两个,绝对是不行的,按照历史发展需要就必须死掉一个,孔明不能死,那么,就只有让牺牲庞士元了。

庞统的死却让人觉得很蹊跷,似乎有很多的机会可以不死,但为什么最终还是死了?

有人说说被诸葛亮诅咒的(绯闻,绝对的绯闻),“吾前者算今年罡星在西方,不利于军师?或是应了刘备的梦境,“此行莫非不佳”?还是地名落凤坡起了作用?

易中天先生曾经分析过为什么诸葛亮会选择刘备,除了在刘备这里发展空间大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备没有人给他出谋划策!诸葛亮去了是去吃独食的。

表面上看,诸葛亮到刘备那里之后就一直在给刘备招贤纳士,但实际上他招来的都只是平庸之辈,没有人能撼动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确切的说也没有人敢撼动他的地位。然而,这种平衡随着庞统的到来被打破。

庞统要与诸葛亮一决高低。所以,庞统跟随刘备去了西川。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立功把诸葛亮比下去(《三国演义》: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就是这句话害了他自己的性命。

其实从庞统笑诸葛亮来吊孝是为了欺负江东无人起,就注定了他以后的结局。虽然之后庞统来到刘备帐下,但是他的到来使诸葛亮的独必须分出一半。如果真的这样一直延续下去,那么,诸葛亮的命运就不知会怎么样了。不过,诸葛亮占有一个先到一步的优势,所以,取西川的功劳就给士元吧。

真的给庞统了吗?未必。庞统为立功以确立自己的位置,就难免会急功近利,这都在诸葛亮的预料中,故儿特意写信给刘备,阻止其出兵,使得庞统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殊不知,孔明阻的不是主公进西川,而是你自己进西川从而分走的那杯羹啊。

于是,在落凤坡旁,庞统死于张任的箭下。孔明依然痛哭,可这哭是真的么?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庞统啥活没干就死了,就只有孔明上场了,定计捉张任!由此,孔明在刘备集团的地位再无人可动摇。

诸葛亮真聪明。可惜了庞统。

二、再说说从一见面就断言脑后反骨的魏延

读完《三国演义》,总觉得魏延挺冤的。怎样稀里糊涂就让诸葛亮给杀了呢?老魏究竟怎样了?细想想,老魏也没犯啥事儿啊。说他反叛,也没有证据啊!

魏延是蜀中的一员猛将,其武功才能甚至不下于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但不知道诸葛亮什么时候学会的相面,初见魏延,就认为其脑后有反骨,喝令斩之。多亏众人求情,方免一死,但从此魏延在诸葛亮手下便没有好果子吃了。

虽然在五虎上将纷纷凋谢之后,魏延可谓蜀中第一猛将,并且蜀国战将匮乏,但诸葛亮仍不加以重用。偏偏魏延这人又恃才傲物,对上爱提点小意见,甚至对诸葛亮的决策部署有时也说三道四;对下不善于团结同事,致使部分同僚也对其有看法。

对这样的人物,诸葛亮当然无法容忍,可怜魏延空有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地。更可叹的是,诸葛亮临终之时,仍对魏延不放心,又设下“魏延反,马岱斩”的锦囊妙计,致使魏延死了还背负着反叛的罪名。

其实,说白了,魏延实乃死于自己的桀骜不驯,诸葛亮能容忍关羽张飞对自己的冒犯,是因为二人和刘备的关系非同寻常。你魏延算什么,加入革命队伍比我还晚,何况在刘备死后,我被皇上尊为相父,蜀中文臣武将谁敢不服,偏偏你自我感觉良好,时不时的提点意见,我当然要对你不客气了。客观的来说,诸葛亮在对待魏延的问题上确实有点小肚鸡肠。

这一点,从他对彭羕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来。诸葛亮的用人苛刻,也导致了蜀中人才的荒芜,最终也只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了。

三、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奈何天不助蜀汉!

刘备本非凡品,能够从一介布衣成为一方君主,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刘备识诸葛亮于草庐之中,对其委以重用,言听计从,应该说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

对刘备的话,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诸葛亮都应该高度重视,认真考虑。可惜的是,虽然在白帝城临终托孤之时,刘备曾经专门告诫诸葛亮,马谡其人言过其实,未可大用。

但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还有点不以为然,仍然认为马谡是难得的人才,可堪大用,最后导致失街亭、马谡被斩、自己上表自贬三级的结果。诸葛亮的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由此可见一斑。

诸葛亮的刚愎自用,还体现在他的不能审时度势、及时修改决策上。本来蜀国建立之后,无论从人力财力诸方面,都难以和魏、吴两家相比。罢兵息武,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壮大国力,是最佳的选择。但诸葛亮面对变化了的新形势,仍然抱着隆中对时提出的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不放,不顾国弱民穷,依然穷兵黩武,六出祁山,讨伐魏国,结果是蜀国反被魏国所灭,诸葛亮自己也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

四、如此诸葛亮为何能在刘备手上混的风生水起?

先从刘备说说,刘备在未遇到诸葛亮之前,可以说是人生一片灰暗,靠着自己的一点小智慧,虽然能自给自足,但很明显不足以奔向小康。这个时候,水镜先生指给他明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个时候刘备已经把诸葛亮看做是黑暗重点之路明灯,当然要委以重任。

再分析一下,刘备手底下,虽然武将如云,但谋士很明显是软肋,这个时候诸葛亮看准上位,一举奠定自己蜀汉第二人的地位,在至后来打压竞争对手,稳固自己的地位,更是混到“相父”的阶级!不得不说,亮这一手玩的漂亮!

《三国演义》虽然刻意神化了诸葛亮,但我们只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依然能够从有关章节中读出诸葛亮的缺点和不足。诸葛亮毕竟是人而不是神,我们没必要为诸葛亮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而遗憾,对我们来说,了解一个真实的诸葛亮远比了解一个神化了的诸葛亮要有意义的多。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1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