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明朝朱棣因为他的一句话,灭了他十族才解气!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建文三年(1401),燕王朱棣因削藩而反朝廷,以清君侧为名义出兵南下,兵锋直指南京。

建文帝屡次战略失误,葬送朝廷有生力量,最终难逆乾坤。

第二年,燕兵破金川门入京师,建文帝自焚为亡,镇抚将军伍云俘虏帝师方孝孺进献朱棣。

朱棣自北平南下时与军师姚广孝有过约定,只要方孝孺不给自己找麻烦可以不杀他。

为此还给了他一个给自己效忠的机会,叫方孝孺进宫起草即位诏书。

但是,身为士林领袖的方孝孺,并不领情,披麻带孝上殿,痛骂朱棣,拒不草诏。

朱棣因顾忌其在士林中的影响力,同时也想借这次机会跟南方士林人士抛出橄榄枝,没有动怒而是把其关了起来,日夜叫宫中百官,去游说他,但毫无效果,反被痛骂。

没办法登基的良辰吉日要到了,时间不容错过,于是朱棣决定亲自劝导方孝孺,下令锦衣卫强行绑架进殿。

方孝孺到后,朱棣拿出礼贤下士的姿态,为其设座,并起身劝慰说:“先生何自苦,余欲学周公辅成王耳。”

方孝孺立即反问道:“成王安在?”

朱棣说:“渠自焚死。”

再问道:“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说: “国赖长君。”

又问:“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自觉得理亏,故意岔开话题:“此朕家事耳,先生无过劳苦。”

并暗示左右,把笔强行递给方孝孺,语重心长的说道:“诏天下草,非先生不可。”

方孝孺拗不过,愤然接笔,狂草疾书“朱棣篡位”四字,写完把笔一扔,大哭其来,边哭还边骂:“死即死,诏不可草。”

朱棣是马上出身,脾气也急,当场大怒:“汝不顾九族乎?”

孝孺奋然回答说:“便十族奈何!”越骂越厉害。

气的朱棣嘴皮直哆嗦,就近叫人把方孝孺从嘴角直割到耳朵,孝孺顿时满脸是血,但是其难忍着剧痛任不停的咒骂。

朱棣大吼道:“汝焉能遽死。当灭汝十族!”

于是叫人搜捕其亲戚家属等人,逮解至京,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个一个杀了。

每杀一个追问一声,是否能回心转意。

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服于朱棣的残酷威胁,当弟弟方孝友被抻到时,方孝孺看着因受自己牵累而行将赴死的弟弟,不觉泪如雨下。

方孝友从容吟诗一首慰藉孝孺:“阿哥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

方孝孺也作绝命词一首:“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最后,朱棣将方孝孺押至聚宝门外车裂分尸。

所灭十族(九族以及他的学生),死了就有873人,入狱和充军流放者更是高达数千人。

对于这位大臣的忠心,小袁怀着肯定的态度,但想到因其无辜受到牵连的普通人,小袁同意近代著名作家蔡东藩的观点,他曾这样评价方孝孺:

方孝孺一迂儒耳,观其为建文立谋,无一可用,亦无一成功。至拒绝草诏,犹不失为忠臣,然一死已足谢故主,何必激动燕王之怒,以致夷及十族,试问此十族之中,有何仇怨,而必令其同归于尽乎?

认同方孝孺的气节, 不认同他身上读书人的迂腐,大势已去民心所向,自己的口舌之快带走了那么多冤魂!

何不像唐朝的魏征一样,虽然跟了两帝一样对社稷负责!对黎民百姓负责!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0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