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他骑马摔坏脑袋,乾隆皇帝很伤心,十几年后,还救他一命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今读一民国笔记,发现一有趣故事,涉及中西医的。

文章不长,引用如下——

吾国旧曰,谓人之智愚属于心,西人则谓属于脑。近今科学发明,亦知属脑之说为确。予试以一事证之。乾隆时,齐召南侍郎,坠马伤脑,髓出几死。上命蒙古医往视,医杀牛取脑髓合之,敷以珍药,数月始愈。齐本颖悟,过目不忘,自此后神智顿衰,读书亦不能记忆矣。

作为八〇后,当年,还有咱们的父辈,对于人之思维行动,纯出于脑袋,是没有疑义的,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如此。然又不可否认,在西方的解剖学传入之前,咱国人,确实是以为心乃人之主宰。什么心思啊心愿啊心想啊心软啊……都以心字领之,而不改成脑思脑愿脑想脑软……习惯使然,难于改变,也不必改变。

但清朝时人,要建立这种观念,则是十分难的。

你看这笔记的作者,为了证明此事,不惜拿齐如南来打比方。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聪明的脑袋跌坏了,换上点牛脑子,从此就“神智顿衰,读书亦不能记忆矣”。

这确实是证明了人脑乃全身之主导,但摔坏了就是摔坏了,与加不加牛脑髓,没有关系。

而且,咱觉得,他所谓的“医杀牛取脑髓合之”,纯为道听途说,未必真有其事。

不过,齐召南摔坏了脑袋,倒是真的。而且,他这一辈子,既受满清之恩,又受满清之害,差点连命都送了。

齐召南生于1703年,离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煤山歪脖子树、吴三桂引清兵进关,差不多是一甲子。

他幼时聪明好学,被称为神童。读书有成就,雍正十一年,被总督等人推荐到北京去考博学鸿词科——这算是考进士之外的终南捷径,专为清朝笼络明朝遗民中的学者而设,只要有人推荐而你愿意去考,基本都能中。很多明朝遗民走上了这条路,当然,也有一些,坚持推辞,死都不去,以全气节——乾隆元年,齐召南考了个二等第八名,进了翰林院。做了朝廷编书的编修官,又升了礼部侍郎——到了乾隆十四年,做了册封婉嫔副使——

这一路顺风顺水,终于,在这年碰了块石头。

列位,这不是什么比喻,而是真的碰了石头——

二十九日,自圆明园直上书房,归澄怀园,甫及门,马惊堕,触大石,负重伤几殆——从马上掉下来了,差不多就成了烈士——至于马为何受惊,不知道——反正,人要背时,喝水都会塞牙的。

正是有了此史实,才会有用牛脑镶补他脑髓的“传说”。

受途之后,乾隆皇帝十分伤心,“上为动容,赐药,遣中官就寓探问,传蒙古医疗治”,还跟他侍读的皇子说,要多多去看看你师傅啊。

皇上之恩典,可谓重矣。

然则,他的背时运,又来了。

受伤之后,他辞归浙江故里,过了十多年,有个族人叫周华的,当年因吕留良案被发配边疆,到期归来,心中仍有不满,写书献给巡抚熊学鹏,内中有对当今圣上不敬之语。

你说这不是作死么?才放回来,又生事啊。活得不耐烦了吗?

果然,熊学鹏将书送上朝廷,乾隆大怒。又兴文狱,最后周华被千刀万剐,族中受牵连判死刑者有十人。本来清清静静做乡绅的齐召南,亦被问了个隐匿之罪——冤不冤啊——周华要做啥,我咋知道哟——按律当流放,没收家产。

此时,他已是六十五岁啦。好在乾隆皇帝还念旧情,想着他以前的好,所以,法外开恩,将之放归,家产归还十分之二三,算是没有赶尽杀绝。

然则,一个糟老头,能经得这么吓么……没过多久,就死了。

想来,他或许想过,如果当时摔死了,多好啊!

屏山石

历史与现实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0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