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读书种子”邵雍的一生

分类:历史故事 2022-05-19

在宋代,科举制度日臻完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深入人心。许多读书人,无论出身富贵之家还是白屋寒门,都把读书作为步入仕途、实现人生价值的“敲门砖”,出现了大批异常刻苦、特别发奋的典型。范仲淹“划粥断齑”,昼夜苦学,终于金榜题名,经纶济世之才得以施展,成为了一代名臣;司马光“患记问不若人”,争分夺秒,以勤补拙,“用力多者收功远”,成为了一代名相。而同时代的邵雍,也是这样一个“读书种子”,不过,与范仲淹、司马光们不同的是,他走的不是“学而优则仕”的科举之路,他通向人生理想的道路更曲折,更艰辛,也更传奇。

邵雍(1011―1077),字尧夫,范阳(今河北涿县)人。邵雍大致生活在宋真宗、宋仁宗时代,这一时代,恰是宋代倡导读书最力的一段黄金期。宋真宗《劝学诗》曰:“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给了读书人莫大的希望;宋仁宗当了四十二年的太平天子,没有显赫的拓疆征伐之功,但他慧眼识珠,广罗人才,如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三苏等宋代六家均为他所发现启用,包拯、晏殊、范仲淹、文彦博等名臣名相也都得到了他的提拔,真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

邵雍受时代风气所感染,从小读书用功。十多岁时,他随父迁居共城(今河南辉县)后,读书更加努力。为了专心学习,他在离家不远的苏门山下百源(今称百泉湖)之畔,另筑一室,闭门谢客,海量读书。《宋史?邵雍传》说他:“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冷不烤火,热不挥扇,晚上靠靠,囫囵一觉,第二天又接着苦读,这就是邵雍青少年时代的读书图景和常态。

今天的百泉湖号称“中州颐和园”,是中原一景,游人如织。但当年的百源却是远离繁华、偏于一隅的冷清之地。而邵雍之所以结庐于此,喜欢的就是这份冷清。他幽居于背山面水的苏门山下,过着异常清苦的生活,砥节励行,读书破万卷,如此数年,学业果然大进。一天,邵雍掩卷叹息说:“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意思是学习古人经典,必须与古人为友,不单单读他们的书,而且要广泛游历他们曾经游历过的地方,不仅要“读万卷书”,而且要“行万里路”。于是,邵雍溯黄河、越汾水,考察江淮流域,周游齐、鲁、宋、郑这些古国的故城废址,用脚丈量古人文化的跨度,探索他们思想的源头。经过数年艰苦的游历,邵雍眼界大开,幡然顿悟说:“道在是矣!”从此,他回到家乡,著书立说,不再远游。

作为有志于整理国故、传承儒家经典的邵雍,他在学术道路上最幸运的是,游历归来后,遇到了一位满腹经纶而又善于培养“读书种子”的好老师李之才。其实,邵雍隐居于苏门山,既无科举功名,又无著作问世,布裘蔬食,生活困顿,除了一个爱读书的名声外,几近潦倒。然而,就是他这一爱好读书的名声,却引来了地方官共城县令李之才的主动造访。据说,宋代易学从宋初的陈抟传至种放,种放传至穆休,穆休再传李之才,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易学大师李之才听说了邵雍的苦读事迹后,像一个园丁闻到了佳木的气息,专程赶到苏门山,叩开了邵雍那低矮的茅庐,两人促膝交谈,不亦乐乎。李之才惊异于邵雍的好学和博学,主动提出把满腹经纶,传授于邵雍。邵雍当然求之不得,遂拜倒在李之才门下,遍习物理、性命之学,钻研《易经》。十分难得的是,邵雍师从李之才后,不仅尽得真传,而且多有创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结合自己的心得,写作了《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等一系列学术著作,自创“先天学”,成就了自己的学问体系,震惊了学术界和士大夫阶层,对当时和后代哲学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享誉当时,名垂后世。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gushi/77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