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太康失国事件主人公姒太康简介

分类:历史故事 2022-05-19
太康是夏朝第三任君主,姒启长子。公元前2032年,其父姒启去世,姒太康继位。姒太康自小跟着父亲姒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姒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为后羿夺去国政,史称“太康失国”。后羿代夏8年,因诸侯不服,让位给太康的四弟仲康,太康最后病死于仲康十七年,享年68岁,葬于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西)。

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朝内部矛盾重重,藉(读jié)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微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等几位有为君王,后人称他们为“五帝”。后来因为有个叫禹的人治水有功,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年迈的舜就依照惯例把权位禅让给禹。于是后禹成了继五帝之后中原最大的首领。

禹虽然功高,但私欲也重,他在世的时候积聚了大量财富,拥有奴隶千百,牛羊无数。他的家族――夏后氏一族成为无人可比的贵族。禹年老后,本还是打算依照禅让制度将首领地位传给叫作皋陶的大臣的,可皋陶不幸早丧,未能即位,禹于是又打算禅位于发明了凿井技术的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却依仗家势,提出“王位要由首领传给儿子,再由家族延续下去,世世代代为王”的说法,他排挤掉了伯益,自己取得了部落联盟中的最高权位,并强迫各部落臣服于他,还把自己家族的姓氏“夏后氏”作为部落联盟的称号,从此开始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

启得到权位后,便设宴款待各个部落的首领,希望他们对自己的地位给予肯定。但自古以来施行公天下制度,有能者居之,而启提出个家天下的世袭制度,使得王道更替,各族部落首领对此颇有不满。其中的有扈氏以“王道由天定,非人所能改”为由,拒不出席宴飨。结果启大怒,发兵讨伐有扈氏,双方大战于甘,最后有扈氏战败被灭,族人全部被杀。这时众部落首领意识到了事态的轻重,于是不敢再有异议。启这才在各首领中建立了威信,使得各方首领此后称臣于夏后氏。启封这些部落首领为诸侯,令他们的部落为诸侯国,各诸侯国以夏后氏的地位为尊,并且每年要向夏后氏进贡牛羊粮食和奴隶,从此建立了一种以强力制国的国家的制度。由于一种新的制度建立,统治者依靠自己的势力强迫奴隶为他们劳动,一时间社会的生产发展得很快,夏王朝也很快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可惜好景不长,情势很快又发生了逆转。启晚年生活奢侈,终日沉迷于歌舞声色之中,朝中政事不修。后启死了之后,王室内乱。既然是“家天下”了,权位当然应该由他的儿子来继承了。但启的儿子有五个,究竟该由谁来继承呢?结果谁也不肯让步,于是五个儿子为了争夺权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后来权位被其中之一的太康所得。然而不幸的是,太康即位后,不但没有改善朝政,反而变本加厉,终日田猎无度,流连于美色酒肉之中。有人向他进柬,劝他以天下百姓为重,要他勤于政事,可太康却对此置之不理。加上之前夺权斗争造成的内乱,朝中众臣对夏后氏很是失望。这样,太康逐渐失去了民心,给一些觊觎权位已久的诸侯有了可趁之机。

有一日,东夷的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就趁太康出去田猎之时,领兵拦截了太康的归路。太康见此状况,惊慌不已,吓得有家不敢回,拔腿就跑。但他哪里逃得掉,后羿乃是当时闻名的神箭手,他拔出利箭,张开大弓,于十里之外将太康射杀。太康一死,后羿便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朝中的权位,得以号令诸侯。

太康失国,皆因为他不顾百姓,只图自己享乐,使得王道不正。而可悲的是,后羿得位以后,居然也重蹈了太康的覆辙。后羿自持善射,以为天下无人不服,便对自己的言行不加丝毫约束。他像太康一样终日沉湎于酒色,不问政事。后来,在他的亲信中有一个叫寒浞的,此人诡计多端,早想除掉后羿取而代之。他知后羿目中无人,于是伺机暗杀了后羿,自己当上了国君。可怜这“家天下”的夏朝,才传了两位君王,权位就落到了外姓人手中。

世人对姒太康的评价

孔安国:“盘于游田,不恤民事。”

范晔《后汉书》:“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畔。”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gushi/7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