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汉兴八十年》第一卷 嬴秦缘起第三章 秦皇一统,海内大同

分类:历史故事 2022-05-19
>  秦庄襄王也没有在位多久,三年的时间便去世,于是千古一帝即位。>>  此时,秦国已经开始呈现对六国的欺压之势。与“合纵连横”时期不同,那时候六国联合起来是强于秦国的,而此时六国联合起来也已经抵挡不住强大的秦人了。在秦始皇即位之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国信陵君曾经率领五国联军战胜过秦军,“kòu关函谷”,“却秦军于河外”,也算是大大舒了山东各国一口恶气,长了不少面子。只可惜,函谷关天下坚城,即便是以强击弱也未必能攻破,更何况是以弱击强?信陵君再厉害也是枉然,整体实力的差距不是个人能力能够弥补的。>>  秦始皇即位之后,山东诸国的联盟再次崩溃,信陵君也遭人猜忌失势,天下间已经无人能够阻止秦国进军的脚步了。>>  贾谊所说的六世之余烈中六世指的也就是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之前的六个秦国君主,前面我们都一一介绍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  关于秦始皇的身世,有很多扑朔迷离的地方。>>  很坏也很保守,在《史记》的原文中他只说秦始皇的母亲本是的小妾,却并没有说当时她到底有没有身孕。可是的司马贞在给史记做索引的时候却说,秦始皇的母亲本来是邯郸富豪家的女儿,擅长歌舞,在吕不韦献给公子异人的时候已经怀孕。>>  如果我们相信司马贞的说法,那么秦始皇也就是吕不韦的儿子了,那么这就是吕不韦做的一场比之前投资公子异人还要大的生意了,他直接盗取了秦嬴氏家族千年的奋斗和努力结果,一举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了天下之主。>>  虽然其实吕不韦自己并没有享受到任何好处,因为秦始皇不会认他。>>  秦始皇根本就不在乎他到底是谁的儿子,反正天下是自己的。建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功业的君王什么都可以舍弃。>>  即位之后,秦始皇和他的“曾祖父”秦昭襄王一样,先把妨碍自己的太后和把持朝政的权臣给请出了朝堂,把国政实实在在的拿到自己手中。>>  在甩开母亲(太后)、父亲(吕不韦)和母亲的情人()这些包袱之后,秦始皇把手伸向了六国,在的帮助下,用蒙鹜(蒙恬蒙毅的爷爷)、等将军连年征伐。>>  秦始皇先灭了已经欺凌多年、早已孱弱不堪的韩,然后离间赵国君臣,让廉颇这些名将不受重用,后一举灭赵,又顺带扫灭魏国。之后,秦始皇让本已告老的王翦带兵六十万决战灭楚,在燕太子丹派遣的荆轲刺杀失败后又一怒灭燕,最后集全国之力铲除齐国,前后一共用了二十六年的时间。>>  统一之后的秦始皇不再满足秦王的称号,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于是创立了“皇帝”这个词。同时,他不再采用的分封制度,而开始使用郡县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直接由自己任命各个郡的长官,废除诸侯王各自为政的制度。为了防止臣民叛乱,他没收天下大部分的兵器熔炼成十二个大的金属人放在宫廷中,希望自己的子孙可以万世为君。>>  秦始皇的贡献显然是巨大的,车同轨书同文,让原本杂乱几百年的中原大地真正从各个方面变成了一家人,变成了再也分割不开的国家,让中华民族有了大一统的传统。>>  世界四大文明只有中国的文化绵延几千年不绝,正是因为有秦始皇开创的这样大一统的思想和观念,它让中华民族永不分裂,分久必有合。>>  然而,再多的贡献也无法掩盖秦始皇作为暴虐君王的事实。>>  从变法开始,秦国一直走的是“国富民穷”的路线。秦国越来越强大,然而秦国的人民却越来越痛苦,每天都生活在之中。>>  商鞅变法建立的法家统治和如今我们所说的“法制”差别极大,原因在与二者立法的根本不同。>>  现今的法律是为公民立法,规定公民的义务,保障公民的权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限制了统治者的权力,规定了统治者的义务。可的法则不同,它纯粹是保障统治者权力的,和人民半毛钱关系没有,甚至和官员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为了皇帝或者国王一人服务。>>  这种法和之前周朝盛行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也不同,秦朝的刑绝对不会放过士大夫阶级,因为在他们的眼中,不管是贵胄还是官员,都和普通百姓一样,是皇帝的奴隶,要受到法律的限制。>>  商鞅变法无疑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活力,因为他拉近了底层百姓和一般贵族之间的差距。只要肯出力立下战功,任何贱民都有可能一跃成为贵族,这大大的激励了民众的积极性,所以秦国的发展自然也就快了起来。>>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以前贵族们可以靠自己家族的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王,起到了防止出现暴君的作用,可如今贵族们都被颠覆了,那种绵延数百年的大家族越来越少,贵族们的权力也越来越小,全都成了君主刚刚提拔上来的奴才,还谈何制约?>>  于是,君主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为所欲为,干多少坏事都没人管,也不可能有人能管。这样的政权显然是不会长久的,再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没有用,可以马上得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  秦始皇统一之后将自己的权力推向了巅峰,任何事情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任何人稍微不顺自己意的就干掉。统一之后的十年的时间里,阿房宫拔地而起,万里长城连成一片,秦皇陵兵马俑成千上万,焚书坑儒,海外求仙,因为一句“亡秦者胡”派大军三十万打的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因为石碑讽刺自己杀光了附近所有的百姓。所有前人不敢想,后人不敢干的事情秦始皇都干了一遍,于是秦王朝也就加速了自己的灭亡。秦始皇在的时候还好,凭借着他的余威尚能镇得住场子,可他一死就什么都完了。>>  秦始皇的子孙万世为王的美梦注定是一场空,商鞅建立的法家统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让社会流动起来的制度,即便是君王也难以逃脱。>>  为什么陈胜吴广能说出那句“王后将相,宁有种乎”?在商鞅变法之前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在那之前王侯将相真的是有种的,如果出身不好,就注定一辈子和这些功名利禄无缘。>>  那时候刑不上大夫,王侯将相都是像秦嬴氏这般几百年上千年流传的世家,一般的平民根本没有机会翻身,即便是造反都没有人会认你,因为没有人看得起你。就这样,几百年几千年里,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社会上下层之间几乎没有流动。>>  商鞅变法让人们看到了原来平民和贵族之间是可以随意转化的,贵族可以被打成平民,平民也可以一跃成为贵族,于是造反翻身成为了可能。进一步平民又想了,我都可以变成贵族,那为什么不能直接当皇帝?于是,秦嬴氏也最终被人民的战争拉下了马。>>  灭秦的战争真的是人民的战争,消灭秦国主力部队的虽然是楚国贵族出身,但首举义旗的陈胜吴广和最终取而代之的都是穷苦老百姓出身,是地地道道的平民。>>  商鞅变法之后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社会,帝王将相有可能几代之后就成了平民,平民也有可能几代之后就成了帝王将相,这和西方社会有显着的区别。西方社会在资本主义革命之前都是家族式的缺乏流动的社会,贵族上千年来都是贵族,各个国家也都是由各大家族支撑,有的家族势力大的甚至可以独自对抗一个国家,任何国家的政治其背后都是由各自贵族们所左右的。中世纪的时候,欧洲大路上每个国家的王室都互相有着各式各样的姻亲关系,这是一个庞大的牢不可破的利益团体,平民想靠自身的努力混入其中,难如登天,根本不可能有像刘邦、这样一举翻身的人存在。>>  所以,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人民的历史,而欧洲古代的历史只是那么几个大家族的历史。从两句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端倪,欧洲人说“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的贵族”,而中国人说:富不过三代,这就是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gushi/6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