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吴王夫差墓究竟在哪里?

分类:历史故事 2022-05-19

(2010-05-04 09:37:06)转载标签:提起吴王夫差墓,很多史书都记载说在阳山。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载:“越王乃葬吴王于秦余杭山卑犹。”《越绝书》载:“秦余杭山者,越王栖吴夫差山也,去县五十里。夫差冢,在犹亭西卑犹位。越王候干戈人一累土以葬之。近太湖七里。”宋范成大《吴郡志》上说:“吴王夫差墓,在阳山。”更为离奇的是,唐陆广微的《吴地记》上还说,秦余杭山东还有夫差的十八个义子的坟。明岳岱《阳山志》说:“越兵至,擒夫差于干隧,干隧者出万安山西南一里也。越王数夫差大过者六,谓范蠡杀之者三,越王与之剑。夫差旬日自杀。越人累土葬之卑犹,曰蒸丘,曰秦余杭,皆阳山别名。或曰:亦名卑犹万安。”清道光版《浒墅关志》载:“吴王夫差墓在徐侯山。卑犹即徐侯山。”从前人志书的记载中来看,夫差的墓在阳山已是定论,无容置疑。但问题是究竟在哪个方位还有待考证。民国元老李根源在1926年5月30日造访阳山,寻访夫差墓,但无结果。他在访古记中留下了如下记述:“登徐侯山顶,寻夫差墓,无所得。

向西之小阜,其夫差墓与?时历二千余载,既无前人碑识,又无乡里传闻,仅据方志纪载,未易遽下断词,仍存疑。”李根源先生的记述则提出了自己的疑虑,认为夫差墓历今二千余年,仅仅依据方志记载,恐怕不太容易就断定在徐侯山。的确,夫差墓历今已达两千多年,既没有前人竖立的碑记,也没有当地百姓的传闻,要精确断定墓的位置已是不可能了。有人也许会说,堂堂一国之君,其墓葬一定不会简陋草率,不可能难觅其踪影,总有蛛丝马迹可寻。可惜,夫差是亡国之君,遭越王勾践遣军士一隰土而葬之,岂能按国君之尊厚葬呢?现在我们就针对古人的记载来进行分析,探索夫差墓的位置究竟在哪里。首先,前人的记述里提到了几处关于墓在阳山位置的名称。诸如“秦余杭山卑犹”“犹亭西卑犹位”“干隧”“蒸丘”“万安山”“徐侯山”等等。其次,还有一点就是距离太湖大约有七里地远。秦余杭山就是阳山,这点不用考证。“干隧”在“万安山”的西南一里处。而万安山是阳山的别称。

也就是说,夫差自杀的位置在阳山西南一里的干隧。“蒸丘”也是阳山的别称。惟“犹亭”指何处,已无法考明,有一说是指卑犹亭。“卑犹”一名有两种理解,一是依照岳岱的说法,指阳山。二是按清《浒墅关志》的记载,“卑犹”与“徐侯山”是同一座山。这样,墓在阳山的位置就有了两种说法。一在卑犹,也就是说在阳山。如果卑犹就是阳山,那么墓在阳山何处最合理呢?我以为,就在干隧附近。因为夫差自杀于此,越军士兵一筐筐土就把他埋了,不可能再运到别处去安葬。二在徐侯山。徐侯山在阳山的哪里呢?《读史方舆》上说:阳山西北十里曰徐侯山。一名卑犹。一名徐枕山。从阳山地理位置看,在山西北十里地方的山有严山、平王山,这两座小山临近太湖,应该和志书上说的近太湖七里吻合。那么,夫差墓会不会在这里呢?严山在1986年出土过数量巨大的玉器,当时文物工作者分析这批玉器和吴国覆灭有关,被认为是吴王逃遁时匆忙埋下的玉器窖藏,不可能是夫差埋葬所在地。再说勾践也不会让这么许多玉器给夫差随葬。倒是平王山这个名称给人以想象,“平王”会不会是平定吴王之意呢?但是缺乏证据,无法证明平王山就是吴王夫差埋葬的卑犹徐侯山。

1926年,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登临的徐侯山位置在哪里呢?读李根源的《吴郡西山访古记》可知,他先登甄山,也就是今天位运河西侧的浒关真山,再往瓦山,也就是今天的通安镇管辖的华山,接下去再渡运河至白豸山,也就是现在的白石山。然后从白石山回渡运河到达华山的龙兴禅寺,沿山麓南行,登徐侯山顶。据李根源记述,他在华山时曾问当地乡民小蜀山、徐侯山卑犹的名称,乡民都说不知道。因此,李根源据方志记载方位,自己推断华山南四峰为徐侯山。假设李根源的推断正确,那么徐侯山就是位于今天真山东北侧的华山。华山附近的真山,是吴国贵族的墓葬地,其中的一号大墓被认为是吴王寿梦的墓葬,二号大墓是春申君黄歇的墓葬。那么夫差会不会也葬在这里呢?有的资料上曾把真山说成是徐侯山,假如夫差葬在这里的话,岂不更符合志书记载?但真山大墓墓葬规模巨大,夫差不可能得到勾践的厚葬礼遇,因而真山也不会是夫差的墓葬地。于是通安的华山就是当年的徐侯山这种说法,似乎更具说服力。问题是如果夫差墓在华山的话,那离开阳山远了点,从阳山西南一里的干隧把吴王夫差的尸体运到华山埋葬,中间至少20多里路,这不符合史书上说的“一累土葬之”。这里的“累字”,原字为土字旁加累字,其意是盛放土草的筐。试想,用竹筐盛放泥土葬夫差,简直是连平民都不如,哪会化大力气走20多里地把夫差草草埋葬呢?所以,华山也不会是夫差的墓葬地。那么,夫差墓到底在哪里更合理呢?笔者觉得还是明代居住在阳山的岳岱说的比较合理,在阳山西南一里的干隧附近。即在今天的阳山西侧的宝山村阳山村一带,这里离太湖也较近。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gushi/46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