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明朝末年朱明皇帝宗室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分类:历史故事 2022-05-19

公元1644年,李自成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殉国,留下三位年幼皇子,他们就是太子朱慈烺、三皇子定王朱慈炯、四皇子永王朱慈炤。

李自成俘虏了他们,不久却在山海关败于清军,兵败西归途中,便将三个皇子放走,让他们自谋生路。

李自成与明朝太子朱慈烺:

清军入关时,是打着“帮明朝报仇、剿灭李自成军”的旗号。摄政王多尔衮更冠冕堂皇宣布,要“善待”和“恩养”明朝宗室。断了一臂的长平公主也被安置在其外祖父周奎府上,与驸马周世显成婚。

然而,没过几个月,太子朱慈烺到周奎府上,与长平公主相认。公主和弟弟抱头痛哭,(【相见掩面泣,奎跪献酒食】),多尔衮和清廷却硬说此人是假冒太子,将他横加杀害。

长平公主遭此锥心之痛,万念俱灰。没过多久,已怀有四个月身孕的长平公主,母子皆亡,或许是服毒自尽,亦可能是被清廷杀人灭口。

公元1646年,李自成殒命,南京弘光政权同样覆灭,八旗兵锋已经席卷了神州大片疆土,清廷认为明朝宗室再无可资利用的政治价值,便随口用了「私藏金银印信」「意欲勾结(南明)」「谋逆为乱」等借口,大肆株连,将被俘虏的弘光帝(福王)朱由崧,以及被羁押在京的所有明朝近支宗室,包括潞王朱常淓、衡王朱由棷、晋王朱审烜、荆王朱慈煃、周王朱绍烿、德王朱由栎、秦王朱存烳等,及其子孙后人,尽数处决于京城菜市口!

同年,清廷更公开发布谕旨:【凡故明宗室……若穷迫降顺,或叛而复归,及被执献者,无少长尽诛之!】(明朝朱氏宗室,如果是迫于无奈才投降,或者反抗过满清却又投降,或者被属下挟制投降,无分年龄老少,全部斩首!)

公元1646年8月,清军攻灭福州的隆武政权后,将被俘虏的隆武帝(唐王)朱聿键、益王朱慈炲杀害。

公元1646年12月,清军攻陷广州,灭亡绍武政权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广州大屠杀,在长达十二天的时间内,杀害全城妇孺老幼数十万人。

此外,清军更将被俘虏的绍武帝朱聿鐭,以及「周王朱肃罒、益王朱思厶、辽王朱术雅、邓王器檙、钜野王朱寿锄、通山王朱蕴钺、高密王朱弘椅、仁化王朱慈魶、鄢陵王朱肃汭、南安王朱企垅、周王世子朱恭棎、辽王世子朱俨镣」等24名明朝藩王及其子孙,一并杀害。

在清军分兵攻略各地时,同样对捕获的明朝藩王大肆杀戮,根据《清实录》统计,遇害名单包括:樊山王朱常阘、乐安王朱谊石、 曲阳王朱盛渡、西河王朱盛淦、松滋王朱演汉、西城王朱通简、瑞昌王朱谊氻、遂平王朱绍鲲、金华王朱由揾、高安王朱常淇、鲁王朱鼎兆、宜春王朱议衍、贵溪王朱常彪、郧西王朱常湖、南威王朱寅卫、长沙王朱由栉、延长王朱识駉、东安王朱盛蒗、楚王世孙朱盛治……

以及在清廷记载中,误记为“蜀王”的楚藩宗室朱盛浓、忽略了王号,只笼统称为“故明王”的朱常渶、朱由杠、朱常洊等人。

公元1662年,清军攻灭南明永历政权,永历帝(桂王)朱由榔、太子朱慈煊以及其亲眷二十五人,被绞杀于昆明。

永历帝遇害塑像:

公元1668年(清朝康熙七年),在清廷基本扑灭了神州大陆的反清烽火后,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终于宣布,从此对明朝朱氏宗室“网开一面”,放他们一条生路:「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

可是,被清廷的血腥杀戮了二十余年的朱氏子弟,又岂敢当真?说穿了,这不过是清廷令海内闻风,诱使明室后裔自投罗网,然后加以翦除的毒计。

公元1679年,崇祯三皇子、定王朱慈炯,被清廷捕获。原来他于甲申国破后,遁入空门,出家为僧,逃亡了三十多年。当吴三桂三藩之乱”爆发后,他被一伙趁乱起兵的草莽之士裹挟,从此陷身于湘中地区。

朱三太子:定王朱慈炯

满清安亲王岳乐的大军,进剿武冈州枫木岭,将他抓获,解送京师。

然而,清廷当即翻脸,宣布:「彼时朱慈炯年甚小,必不能逸出,今安得尚存?大约是假」,便又一回指鹿为马,以“假冒前朝皇子,谋反作乱”,将朱慈炯处死!

公元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灭郑氏政权。流亡在此的众多明朝宗室,奉南王朱和睦、益王朱怡镐、舒成王朱慈喜、乐安王朱义浚、巴东王朱尊柬、泸溪王朱慈著、泸溪郡府将军朱慈某、奉新郡府将军朱慈广、鲁王世子朱弘桓等人,清廷收缴其谱牒和印信,安置于山东、河南等地,令其务农为业,以示宽仁。

公元1699年,康熙帝在南京拜祭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以此收买人心,又召谕天下,要「访察明室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

然而,5个月后,地方官便回报:「明亡已久,子孙湮没无闻,今虽查访,亦难得实。」足见清廷根本不承认之前在台湾俘获的那批远支宗室的身份,令他们泯然众人,沦为愚氓罢了。

公元1708年, 崇祯帝四皇子, 永王朱慈炤(化名王士元)被清廷发现,虽然他此时已经是75岁高龄,垂垂老矣,安心在清朝治下隐姓埋名,做了六十多年的顺民,并力辩自己根本无“反清复明”之念,却还是惨遭清朝杀害。

康熙帝宣布:朱慈炤「虽未必有反清之行,但未必无反清之心!」,将朱慈炤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

朱慈炤的六个儿子,都被斩首,他年幼的孙子朱钰宝死于狱中。

朱慈炤的一妻一妾,三个女儿,都在清兵抓捕时自尽,全家十三口尽数遇害,无一幸免。

大明崇祯皇帝的血脉,甚至是此前泰昌皇帝、万历皇帝、隆庆皇帝、嘉靖皇帝的全部血脉,至此断绝!

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雍正帝胤禛宣布,此时担任正定知府的官员朱之琏,是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的后裔,封他为一等延恩侯,负责明孝陵的祭祀,并以此标榜清朝对明朝及其后裔何等追崇,超越历朝:「我朝列圣,加礼胜代,至隆极渥,超轶前古。」

然而,这个朱之琏根本就是个冒牌货!

雍正帝册封他的圣旨,便是漏洞百出:

【查得厢白旗朱文元,系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简王之后。明崇祯时,简王宗室代王,为洪承畴监军于松山。我太宗文皇帝时,代王与伊侄文元,同被俘获。遂归我朝。曾蒙圣祖仁皇帝召见,亲询宗系。今原任内阁侍读学士朱汝锠之子众关保等,俱文元之孙也……今见任直隶正定府知府朱之琏一支是也。】

然而,末代的代王朱传㸄,于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大同,全家被杀。

松山大战时,洪承畴所部明军,也根本没有什么子虚乌有的亲王和宗室监军。被清军俘虏的“监军代王”与他的侄子朱文元,更是清朝捏造的人物。更不用说他们的取名,完全不符合朱元璋给代藩定下的「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的谱系,和第三字必用“金木水火土”为偏旁的规定了。

朱之琏既然被宣布为“朱文元”的后人,当然也是冒牌西贝货无疑。

其实,当时明朝远支宗室还有多人健在,繁衍子孙,比如上文提到的曾逃亡台湾的那些宗室,只是清廷认为一旦给了某宗室以礼遇和爵位,让他成为了明朝后裔的代表和旗帜,重新有了影响力,便会成为自己的心腹之患;

才刻意用朱之琏这么一个死心塌地的清朝地方官、谎言一戳就破的假宗室来代替,这样就规避了所有将来可能的风险。

雍正帝胤禛不愧是将帝王权术修炼到极致的人物,才会制造了这样一个弥天大谎。

而朱之琏的子孙后人,就这么一代代传袭着延恩侯的爵位,雀占鸠巢地占据了本属于朱元璋后人的隆遇,整整二百余年,延续到了清朝灭亡为止,甚至在清朝灭亡后,还死心塌地追随溥仪的紫禁城小朝廷。

甚至时至今日,还有很多清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真以为清朝延恩侯一脉,是正牌的明朝朱氏后裔,反将陆续惨死在清廷屠刀下的崇祯帝三位皇子,太子朱慈烺(1629年~1644年,享年15岁)、定王朱慈炯(1632年~1679年,享年47岁)、永王朱慈炤(1633年~1708年,享年75岁),当成是假冒呢。

他们不但遭逢大难,身首异处,却还要背负清廷强加的“冒名顶替”之名,千载之下,惨痛之极!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gushi/3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