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吴三桂偏居云南,又是清军手下败将,为何还敢造反?

分类:历史故事 2022-05-19

当年清军入关,用许已高官厚禄的方式,大批的收买的明朝旧臣。他们以汉制汉,对投降后金的明朝军界高层给予封赏,只要你归顺清朝,就可加官进爵,甚至封王建藩。

其中临阵倒戈,帮助清军入关的吴三桂无疑是其中最具实权的人物。他被封为平西王,镇守西南,乃是一方封疆大历,云贵地区的军政财务大权,皆是由其掌控

“假以便宜,不复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

在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在位的最初期,朝廷把西南地区的选官权力交给了吴三桂,这就是著名的西选官制度。吴三桂有权力任命云南、贵州两个省的各级官员,除此之外,吴三桂的很多旧部在四川、陕西、广西等地为官。当时,有“西选之官遍天下”的说法。

《皇清奏议·卷十六》:四川、广西、贵州三省附近滇云,吏部查三省举人考过职街、应选州县者,挨序咨送平西王查缺补授。

与之类似的还有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虽然其实力不如吴三桂,但也割据一方,不可小觑。这便是清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三藩”。

康熙十二年,年不满的二十的康熙帝,以“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为由,决议撤藩。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人肯定都会对康熙草率宣布撤藩,而被孝庄训斥的情节印象深刻。在剧中,孝庄除了斥责康熙草率之外,还毫不保留的提出了自己对撤藩的顾虑,那就是担心宣布撤藩后三个藩王会造反。

不得不说,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康熙此举,确实显得有些过于的急躁和激进。因为当时“三藩”的实力过于强大,如此强硬的措施,势必会给初定中原的清王朝带来一场劫难。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当时吴三桂的势力占据了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地,整个西南差不多都被他占了,其他两藩—耿精忠和尚可喜分别占据着福建和广东,此外还有陕西的王辅臣遥相呼应,这算下来几乎是清朝的半壁江山,怪不得吴三桂这么有底气。

其次,吴三桂兵力雄厚。关于吴三桂的兵力,历史上的说法很多,有说不足十万的,有说三十万的,当然,诸如吴三桂号称三百六十万大军的这样的数据就有些离谱了。

不过,从当时的一些历史记载来看,吴三桂凑个二十万大军应该不成问题。

在《清世祖实录》里记载:云南平西王下,官甲一万员名,绿旗兵及投诚兵共六万名。这个是官方实时档案,也就是说清王朝给吴三桂的编制就是这七万人。

当然,这也符合吴三桂的历史人设。作为明朝寄予厚望的将领,吴三桂的军事才能不逞多让,但他的性格却缺乏军人的铁血,瞻前顾后,待价而沽,与其说是个军人,不如说更像个商人。

李自成入了北京,吴三桂在清军和农民军之间摇摆,最终选择了清军,做了平西王,吴三桂又瞻前顾后,唯恐鸟尽弓藏,最终在康熙的冲动下举兵造反,打到长江又想着划江而治,踟躇不前。

可惜争天下不是做生意,要么全赢,要么全输,患得患失只会白白丧失机会。再加上他早年反复无常,背叛大明,勒死永历皇帝,纵然打着驱除满人的旗号,汉人中的有志之士却早已对他丧失信心,等到康熙平定王辅臣,剪除吴三桂的臂膀,全力对他用兵的时候,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gushi/30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