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王朝必须由朱祁镇出任新一代皇帝吗?

分类:历史故事 2022-05-19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十六,明英宗在亲信宦官王振的撺掇下,决定效法太宗皇帝(即成祖朱棣,这时候还没改庙号),率大军出塞讨伐因“朝贡”(其实是互市)不成而悍然入寇内地的蒙古瓦剌部。在动身前,英宗下诏立两岁的长子朱见濬为皇太子,并以皇弟郕王朱祈钰为监国,辅佐太子朱见濬留守京师。自己则率以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为首的文武官员五十余人、京师三大营精锐二十万,亲征瓦剌。明军号称五十万,意图以绝对优势军力、和皇帝亲征的气势,一举击破瓦剌,重现太宗五度出塞时的赫赫军威。

但让明军始料不及的是,在擅权开衅、逢君作奸的王振干涉和作祟下,英宗不采用张辅、朱勇、邝埜、王佐等元勋重臣的意见和计策,一味纵容王振插手军政,掌握军事及后勤大权,导致明军自出兵之始就因行军混乱、粮草短缺、组织失当等因素而自相惊乱,人心惶惶。军士和随军民夫多有逃亡,军心显露不稳前兆。大军在八月初一抵达大同后,王振先是因为瓦剌故布疑阵、主动撤退而欣喜若狂,连连奏请英宗出兵,追击瓦剌军。之后在大同镇守太监的密奏下,得知瓦剌此次入寇的真实情况后,王振又惊慌失措、生怕遭到围攻,一反常态急奏英宗,请求自大同撤军。

军令朝令夕改,明军前线一片混乱,无法继续展开作战,英宗只得命令撤军。在撤军途中,王振又想摆威风,请英宗驾临自己的老家蔚州,以显荣光。走到一半时,想起大军过境,容易踩坏老家的庄稼,于是王振又改变主意,再次请求英宗转道向宣府前行。在王振一次次的胡乱指挥下,明军多次丧失撤军良机,终于被瓦剌追兵赶上,惶恐不已的英宗和王振接连派出后卫军队阻击追兵,都被瓦剌击败并消灭,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成国公朱勇等宿将先后阵亡。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四,疲惫不堪的明军大队被瓦剌军包围在怀来县土木堡。之后瓦剌首领也先谎称议和,麻痹明军。

代宗和于谦等大臣受命于危难之际,承担重任,挺身而出,带领百官军民坚决抵抗,最终获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从而使大明度过了这场立国以来遭遇的最严峻危机。这表明,在土木之变后,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新帝,是完全正确的选择。(再多说一句,代宗得以登基,并不是于谦拥立、或者说于谦有能力能够拥立的。他是在社稷危急时刻,由群臣奏请、并最终在具有最后决定权的皇太后孙氏同意下,依照正常流程在众望所归的境地下登基称帝的。)综上所述,在土木之变后,在大明一时间无主的混乱局面下,虽然郕王朱祁钰并不是唯一的新帝人选,但他确实是最佳的人选。

之后的历史也表明,登基后的代宗(朱祁钰)没有辜负那些寄希望在他身上的大臣们,很好地承担起了护卫江山社稷的责任,并逐渐整顿改革大明吏治、推动朝政发展、中兴大明。虽然在关于皇储更替的事情上、以及对待归来的太上皇英宗态度上,确实存在私心,并因此举措不当,但是究其在位功业,笃任贤能,励精政治,面对强寇能保宗社安宁,对社稷有再造之绩,明君的称号当之无愧。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gushi/2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