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伏羲​早还是女娲娲早?有知道的吗?

分类:历史故事 2022-05-19

伏羲比女娲早。

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是图腾崇拜,伏羲的创世神的形象源于太阳图腾,女娲是自伏羲神话脱离演变出来的,时间要晚于伏羲很多。

伏羲,本名叫溥曦,溥是伟大的意思,曦就是太阳。

现在大多数人所知的伏羲、丕羲、羲和、宓仪、宓羲、庖牺、包牺、伏戏,源于字体变化。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前,每个地区的字都不一样,所以后边的名字,是溥曦于各种文字中间的象形衍化。

读音也不一样,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把羲字念成xi,但实际上这个字念xie,羲、牺、仪、戏是通假字。溥、伏、包、庖,在古代也都是通假字,读音为buo,丕、宓读音则为bi。这一点,可以看一下王力先生的《汉语音韵学》。要是文革的时候没把老人家批斗那么厉害,我相信今天会有更多人知道这些读法。

唉,记着点吧,伏羲,应该读成buo xie。

溥曦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商朝的文字里。那时候只有甲骨文和金文,也不全,所以无法整理成书。

《帝王世纪》:庖牺氏蛇首人身。

《拾遗记》: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这里的蛇,在上古汉语里,不是今天所指的蛇。在古汉语里,蛇指蜥蜴、鳄鱼等四脚动物,神话化以后,就是龙。

上古时代,崇拜太阳。上古时代有很多部落,并非同一祖系,但都对太阳神有无上的崇拜。伏羲便是太阳神。

不能看到女娲这两个字里有女字,就说认为女娲是女的。伏義和女娲均源于上古话传说,来自于没有文字的歌谣。由于古人在口耳相传的传颂中,神话加演义,现在流传下来的形象才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样子。以过往三十年遗址考古,古气象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古藉歌谣的综合分析来看,盘古最早,应该对应一万年前湖北神农架地区在一万二千年前慧星撞击地球(后羿射日的来源)引发大海啸、大地震的年代。古人类面临绝灭的时刻。伏羲氏族是神农架盘古的直系传承,伏羲尝百草意味着全面进入农耕文明的发源,距今在八千五百至九千年间,现代考古在湖南彭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八千五百年前的人工培植稻谷。伏羲不是一个特定的人,而是一个氏族,延续到五千年前的炎帝,活动范围沿汉水、渭河向西向北扩展到甘肃天水,河南洛阳。并与犬戎、西羌等氏族在现今宝鸡市会盟,史称包牺会盟,形成了最早的方(邦)国,宝鸡是包牺的转音,是最早有记录的邦园都城。

女娲是与伏羲同时代的氏族,话动区域主要在山西汾河流域、黄河几字形围绕的陕西黄土高源、向北扩展到燕山桑干河流域,占地广大、与亚欧草原游牧民族有着广泛交往的族群,后来诞生了黄帝这样的伟大历史人物,并通过与草原游牧族群带来的西域文化交流融合,最早引入了麦属农耕及青铜治炼技术,使自身文明的发展,快速占据强势地位。

女娲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一般认为这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作品。首先,在历史记载上,女娲要晚于伏羲很多。

女娲的本名,叫曅。咱们称为中华民族,华字,就是曅字的省写字体。这个字现在的读音是ye,但是在古汉语里,读为hua。曅和娲,是同音字。娲字还有一个读音,e,通假字为我、娥、和。反正不管怎么念,在今天念成wa的这个字,在古代并不念wa。

你看,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把女娲的名字也念错了。记着点吧,女娲,应该念成女hua。

《说文》:曅,日光也。

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淮南子·览冥训》:女娲,阴帝,佐宓牺治者也。

古代的月神,都知道,是嫦娥。嫦娥在古代,也称为常羲、常仪、女和。在神话故事体系成型之前,女娲和嫦娥是同一个人。伏羲是太阳神,女娲是月神。

在古汉语里,羲跟仪是通假字,娲跟娥、和,都是通假字。把伏羲的名字剖开来看,就能明白,常羲、常仪、女和这些名字,都是源于伏羲,演化出女娲这个称呼。

《帝王世纪辑存》:女娲风姓,承伏羲制度,亦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

这也可以解释,神话里的伏羲跟女娲,是兄妹兼夫妻,而且,汉画里的伏羲和女娲,是太阳神和月神,并且有着连体的形象。

因为女娲这个人物脱生于伏羲嘛。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gushi/2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