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

三彩

分类:历史事件 2022-05-19

三彩陶器始于南北朝,兴于初唐,故称唐三彩。三彩器,有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酱白地三彩、虎皮三彩。还有釉下三彩,即由青花、釉里红和豆青三种釉下的色彩组成,它是康熙时期一种特殊品种。

瓷器品种

考古工作者在无锡越国贵族墓葬中发现了一件三彩琉璃陶器,经专家考证,它是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琉璃器。

这件以8条蛇盘成的玲珑球,以前从未见过,文献上也没有过记载。球身分上下两层,每层盘着4条首尾相衔的越人图腾——蛇,球体上大面积饰红彩,蛇头和蛇身上绘着蓝色的琉璃釉。它质地非常软,能保留2000多年十分不易。

琉璃烧制工艺后来在我国大量使用,例如故宫等古建中所用的琉璃瓦。这次发现的“玲珑球”,其低温烧制方式和后来的唐三彩如出一辙。考古工作者初步判断,它很可能象征着王权或神权。据考证,以往我国考古出土的琉璃器最早是在东汉时期,这件“玲珑球”的出土,对研究我国的琉璃史弥足珍贵。 

历史

宋三彩

继唐代之后,宋代仍继续生产三彩器,磁州窑系各窑及河南的登丰、修武、宝丰等地为其主要生产区域,在河南巩县芝田村也曾发现宋三彩窑址。

与唐三彩相比,宋三彩以生活用具为主,有枕、洗、盂、盆、盘、佛塔及一些

玩具,陶俑相对较少。宋三彩的胎质有的粗松,含杂质较多;有的细密坚硬,胎色白中泛灰或呈浅红色,表面敷有一层化妆土。彩釉以绿、黄、褐为主,还有艳红、乌黑及翠绿等,蓝釉几乎不见。其釉色虽不及唐三彩斑驳灿烂,却显得非常浑厚、凝重,幽深古朴,颇具特色。

宋三彩的装饰技法较唐三彩丰富,有划花、印花、模印、堆塑和贴花,纹饰多花卉乌禽、人物及波浪纹等,风格清秀典雅。

宋三彩中常见的器型为枕头,有陶制及瓷制。枕,起源于隋,流行于唐、宋、金、元各代,主要用做寝具,同时也用以辟邪、行旅、按脉及随葬等,造型有腰圆、长方形、如意头形等多种。天津博物馆藏有一件宋三彩枕,如意头形枕面,绿釉画荷花水波纹,枕身施黄釉,相间堆塑三个狮面、两个舞人,舞人挥舞彩带,仿佛正在要狮。整个器物纹饰线条流畅,釉面莹润,画面充满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给人以明快之感。1 9 6 6年河南密县北宋法海寺塔基地宫中出土的宋三彩舍利塔,造型与釉色相互映衬,鲜艳夺目,反映了宋三彩高超的工艺水平。

辽三彩

辽三彩受唐三彩的影响很大,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主要产地为辽宁林东南山窑、辽阳江官屯窑、内蒙古赤峰的缸瓦窑。辽三彩胎质细软,呈淡红色,少数胎质呈淡黄色,胎上挂化妆土,再施

彩釉。辽三彩有单彩、双彩和多彩器物,釉色以黄、绿、白为主,不见黄色,从出土物看,其白釉与绿釉微闪黄。许多器物施釉较薄,釉层易脱落,底足无釉。只有少数精品挂釉至底足,且釉色浓重,光艳娇美,可与唐三彩媲美。

辽三彩的器型多为日常生活用具,有穿带壶、龟形壶、兔形壶、鸡冠壶、海棠式长盘、莲花式碟、印花暖盘、三角形碟等,这些器型都具有契丹民族风格,这是我们鉴定辽三彩的一个依据。1997年12月25日在科左中旗出土了一件交颈鸳鸯壶,壶身施黄、白、绿色釉,鸳鸯体形肥硕,交颈环绕,双翅并拢,短尾下垂,足曲于腹下。此辽三彩交颈鸳鸯壶,实为辽代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辽三彩的装饰有划花、印花和贴花。一般盘、碗、碟等多用印花,纹饰多以牡丹花为主,还有一些水纹、草花纹、双鱼纹等。

清三彩

所谓三彩、五彩都是在烧成的陶瓷素胎上进行彩绘,然后再低温烧烤而成的釉上彩瓷

器品种。彩绘用色以黄、绿、紫等三色为主,不用或少用红色,称为“三彩”,又因黄、绿、紫三色色调淡雅素净,又称“素三彩”。彩绘用色若以红、黄、绿、紫等五色为主,则称五彩。 清三彩以康熙三彩为代表,大多是单线平涂外,还有一种不画纹样点染而成的,色彩斑斑驳驳,自然天成,与唐三彩相似。

素三彩

“素三彩”一词首先出现在清末寂园叟《陶雅》中:“西人以康熙黄、茄、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其中的“三”代表多数,无特定含意。之后,中华民国初年的许之衡在《饮流斋

说瓷》中也提到:“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1989年版《辞海》中“素三彩”的定义是:“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

绿、黄、茄紫三色而烧成。始于明正德年间,清代康熙时继续烧制”。除此之外,陶瓷界还有另外一种“素三彩瓷”的定义,即“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实并不限于此三色,但不用红色。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因色彩中没有红彩,故名”。认真说来,“素三彩”一词最初就没有严谨定义,所以至今仍具有很大笼统性。

“素三彩”中的“素”可以归结为两种含意:一种为该器使用“素胎”(又称“素烧胎”)烧制。“素胎”是陶瓷生坯没有上釉前预烧的胎,它既可增强坯体机械强度,使其在搬运时不容易损坏,又可在上彩釉时不会因浸湿坯体而导致坼裂。出于以上原因,该工艺在陶瓷制作中经常使用。另一种是古代有“红为荤色,非红为素色”之说,该器所用色釉以“素色”为主,故名。

1.传统素三彩 与明代制品相比,清代御厂制作更趋细致、复杂化。清初部分素三彩瓷逐渐使用黑彩勾勒代替以往的雕刻划线,使画面精致许多,这种变化应是御厂制瓷者借鉴当时五彩瓷绘画总结改进的结果。因此,清代素三彩制品更加多种多样,既有延续明御厂传统、使用雕刻纹做分界线的,也有雕纹刻画与其他色釉图案互不干涉、相互并存的。这里需要提及的是不少康熙素三彩制品中白釉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牙黄色调,据说是因为烧制不理想,才使白釉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2.创新素三彩

康熙时期,御厂出现一种使用黑彩勾勒轮廓的新素三彩,极可能是制瓷者借鉴当时五彩瓷绘画风格所得的创新品种。清代素三彩的最大变革莫过于御厂工匠在制作传统素三彩时积极引用新兴的粉彩,研制出素三彩与粉彩的组合器。该类器物甚至使用到胭脂红(即荤色),使“素三彩”更加名不符实了。

种类

黄地三彩

康熙朝与黄地三彩工艺类似的还有绿地、米地、紫地等三彩形式,就黄地三彩而言,先在素胎器上刻花,然后施彩,釉面肥润,色调鲜明,纹饰层次清晰。康熙朝的这些色地与彩绘均为低温含

铅釉,烧成后釉面和彩釉的硬度较高,有自然氧化作用形成的“光晕”现象。这也是鉴别康熙三彩真伪的重要根据之一。

代表

黄地三彩云龙纹盘:敞口,弧腹,圈足.内外施黄釉,器心黄釉底上精刻饰褐彩,绿彩双龙戏珠纹,外腹黄釉地上饰褐彩,绿彩花果纹.外底有"大清雍正年制"褐彩楷书款.罕见宫廷之物

墨地三彩

墨地三彩是康熙三彩中最为名贵的品种。先在器上施以绿釉,复施墨釉,即成墨色地,再以泛紫的深墨笔道勾描花卉、禽鸟、荷莲等图案,填绘黄、绿、紫、白各色,谓之墨地三彩。其笔

画娴熟,层次分明,刚劲有力,传神自然。康熙墨地三彩为民窑产品,在当时供孝家之用,产品少,因而十分珍贵,康熙墨地三彩器,目前国内少见,有些早年流散到欧美一些国家,法国罗浮宫艺术博物馆就收藏有我国康熙墨地三彩大花瓶、大罐、大棒槌瓶、观音尊等。由于它的珍贵,传世品中仿品不少,多为光绪及民国时的仿作。

墨地三彩:撇口,长圆颈,长四方瓶体,呈上圆下方结构,旨在体现华夏民族早先的“天圆地方”意识。这种方瓶,在古玩界称之为方棒槌瓶。瓶平底,底有四方脐,脐内有釉,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寄托款。瓶身四开光内绘“西厢记”故事,其中有“乘夜逾墙”、“长亭送别”、“衣锦还乡”等情节故事。纹饰绘画采用墨地三彩,其墨色地釉漆黑光亮,形成机理是用珠明料盖在绿色釉上面,经低温火烧成。在上以黄、绿、赭彩绘画。人物绘画神情生动、栩栩如生。

虎皮三彩

虎皮三彩康熙三彩品种之一。用黄、绿、紫三色釉间隔混杂点染于器表,经烘烧,自然晕散形成不规则的,似虎皮状的斑块,谓之“虎皮三彩”,也称为“抹三彩”。虎皮三彩常用于盘、碗和福禄寿

三星人上。清末至民国有仿品,鉴别时要注意真品胎骨细腻,较沉重,釉面光亮坚致,虎皮斑大小不一,自然垂流,仿品大多彩斑为人工点染,形态刻板。

代表

虎皮三彩多穆壶:清·康熙 虎皮三彩多穆壶。高43厘米,底径13厘米 这种器形是模仿藏民族盛放饮品的器皿,现一般称之为多穆壶。壶身通体施虎皮三彩釉。 虎皮三彩釉是清代康熙时期素三彩品种之一,以黄、绿、紫三色釉相互交融,晕成杂斑,又称为虎皮斑。此壶形体高大,造型秀美,釉质亮丽,色彩斑斓,是最具藏族民族特色的瓷器艺术珍品。

釉下三彩

釉下三彩, 又称“釉里三彩”,釉下三彩是清代康熙时期创烧于景德镇的一种高温装饰彩瓷。它以氧化钴、氧化铜、氧化铁3种元素为着色剂,再罩以透明釉而烧成,集青花、釉里红、豆青3

种色彩于一器。这一品种其实是在青花釉里红的基础上,增加了豆青色。由于3种高温彩对温度的要求各有不同,对窑室气纷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能把它们集中于一器,并能使3种彩料的发色恰到好处,极不容易。因此,釉下三彩器的出现,证明了釉下彩的工艺大大提高了一步。也许是由于烧造难度较大的缘故,传世的康熙釉下三彩器甚少。民国时期有少量的仿造品。在广东省博物馆的陶瓷藏品中,恰巧这两类的品种都有。现选其中典型的几件介绍如下,并探讨康熙器与民国仿品的异同。清康熙朝烧造量不大,传世品更是极为少见。

代表

釉下三彩孩儿枕:此枕为釉下红,兰,褐三彩,米黄釉,底边四周有一圈雕刻花纹,胎呈灰色并微显红色,胎内有极小黑点,周身釉内开满纹片,入釉极深,整体造型优美,人物栩栩如生,应为当时之精品。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shijian/12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