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柯尔克孜族的教育有什么发展?

分类:传统文化 2022-05-19

解放前,柯尔克孜地区没有学校,只有少数较富裕的牧民和牧主的子弟才有条件到附近较大城市(如喀什、阿克苏)去上学。1933年后,中国共产党派遣自己的党员到新疆开展革命活动。在毛泽民同志任新疆财政厅厅长时曾拨了一批专款在柯尔克孜地区创办学校。

与此同时,“柯文会”也创办了一些学校。当时创办学校的有乌什县的牙满苏(今仍属乌什)、虎狼山、莎帕尔瓦伊、苏木塔什、乌曲、哈拉布拉克(今皆属阿合奇县)等地,有乌恰县的黑孜苇、伊阿什阿提、托云、哈孜勒库尔干、铁列支、哈及勒阿伦、波斯唐列克、奇木干、博日托亥、毛支等地,有伽师哈拉俊(今属阿图什县)的加依德伯、苏红木、铁格尔麦提、库尔答等地,有英吉沙县的卡拉库拉克、胡尼莎克、巴莎尔阿瓦提、卡尔仑、合孜勒托等地(今属阿克陶县),有疏附县的朱洛克马西等地(今属阿克陶县)。

此外,喀什市还办有柯尔克孜小学,喀什市师范学校设有柯尔克孜班。小学分中心小学和分校两种;有的是男女合校,有的是男女分校。入学儿童人数是相当多的,据乌什县1939年的统计,全县单“柯文会”办的初小就有二十一处,共有学生982名;女校十一处,共有学生344名。会立学校的经费和学生用的书籍都由“柯文会”支给和供应,入学的贫苦学生还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助。为了使孤儿能够入学,“柯文会”还办了一些孤儿学校,学生的衣、食都由“柯文会”供给。

柯尔克孜族的子弟到喀什、阿克苏、乌鲁木齐等地入中学的人数也日渐增多。并且还有少数人到苏联去留学。

除办学校外,“柯文会”在成年教育方面也作了不少工作。当时,各地都进行扫盲,有的地方还办了“民众学校”。1939年乌什县“柯文会”在县内共办有民众学校二十一处,入学学生共1080名。

解放后,柯尔克孜族地区建立了多所学校,农牧民子弟上学的人数比以前大大增多了。特别是当代,柯尔克孜族人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wenhua/102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