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壮士担不起的大明江山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谁说文人不习武,谁言将相不读书。

(图)卢象升(1600~1639) ,字建斗,号九台,又字斗瞻、介瞻。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

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个江山残破的年代,大明万里天下在多重重压下摇摇欲坠。时代飘摇,必定要有英雄降世,哪怕内外受阻,亦不改初心。

卢象升,他就是那个英雄,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亡于明崇祯十一年。离世时尚未及不惑,离世时困抑但无悔。

他是一名读书人,中过进士,腹盈文韬;他是一名将军,进剿过流寇,抗击过满军。他生在江南,死在河北,一生甘冒风霜雪雨,其世其时刚烈无双。他少时即有异禀,立志为家国守社稷,有着放翁一般的情怀,坚信儒家所推崇的义理。明天启二年,卢象升进士及第,任职户部,从此走上了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他自幼便是一个宽博刚毅的人,说是书生,却更有壮士的模样。

每个人的工作实绩有成必定是要在适宜的工作环境下,必定是在合适的岗位合适的时间里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古今无外。我们不是唯英雄论者,我们也承认英雄的一生有其默默无闻的时候。文官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大明的政治常态生活。在户部主事和员外郎的职位上,卢象升并没有太多出色的业绩。明崇祯二年,满军取道河北,入关后继克遵化、滦州,兵锋直指北京。袁督师大军回防,性命却没能留下。那一年,卢象升募军卫京,开启了其后戎马半生的旅程。

“天雄军”成立,卢象升开始独当一面。历经卫戍与剿匪的磨练,人们也越来越相信这位“卢阎王”或许就是成就大明江山延续的英豪,抑或于少保第二。

当然,满朝贵胄并不这么认为。

(图)卢象升官印

有人讲崇祯皇帝与卢象升在某些方面颇为相似,大概是因为他们都有那种似书生般过于理想化的行事观念。历史告诉我们,崇祯皇帝刚愎自用,对有些正确的谏议并不能采纳。

卢象升是有真本事的。西山剿寇,其勇其悍令人胆寒;郧阳苦战,其威其捷海内惊叹。

可是大明依旧于内不能阻止陕寇转战,于外无力抗击八旗入关。然而崇祯皇帝依旧相信宦官。

崇祯九年,卢象升督军宣大。边地苦寒,大军临侧。勤严的军备整理改善了一向贫弱的形势,可是战略策略始终得不到认可,军事行动时时受到牵制。意见无法被接纳,诽谤如雨,言官们不识大局,太监们不晓军事。内心苦楚无法寄托,重重阻碍下只能前行。我们的历史写下了这样一位英雄的工作状态,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每日从战策的研讨到军备的操练,从敌情的测查到粮草的收募,事无大小,悉数督办。

大明历来有文官典军的传统,大明历来亦有宦官典天下的传统。

崇祯十一年,多尔衮岳托两路伐明。卢象升督天下兵士卫国。然而朝廷和战两难。英雄徒有深情。

宣大军只有败亡的命运,卢将军不回头。愤懑的将士带着对朝廷的无望,带着对将军的敬重,带着饥饿,没有人选择退缩。突围清军重军,救援者却无人肯至。自清晨至黄昏,无粮无矢,无人身还。卢将军出战铠甲下着丧服,是已知自己的命运,是在悲戚的命运抉择中选择了最悲壮的选项!全军白衣丧魂,丢的是天下再造的希望,寒的是大明子民的心。我常常会想起这样的画面,蒿水桥下,所有人肃穆赴死,力战身亡,以鲜血洗面,以身躯御敌,直至力竭,不畏怯,不奔逃,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将领!这到底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刚烈到不知道曲折,或者说不屑于曲折,坚持自己的行动方式,坚持自己的秉性,坚持自己死社稷的信念,坚持不辜负君上不辜负天下人的誓言。朝堂衮衮诸公当汗颜,四海茫茫黎庶自悲怆!

伟哉,上将军!

(图)卢忠肃公祠即卢象升祠,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宜兴市

曹子建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陈寿讲“人谁无死?死国,忠义之大者”。

“一生长为国家忧。”

千百年来英雄豪杰辈出,有人唯唯诺诺,唯退唯和,就有人刚烈秉直,不屈不折!

历史的浩卷渊博抹不去英雄魂魄的存留,忠义值得所有人敬仰!

是中华民族家国天下的理想追求缩影,是绵绵不息的生的希望,英雄是民族的脊梁!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仅靠壮士担不起江山。

国家安康,民族兴复,我辈中自有天下壮士为国为民解难。愿国人心持信念,愿壮士英烈恒传。

「历史堂品」特邀作者 丨李彦

(「历史堂品」官方 lishi860 )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2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