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1981年,革命老区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分类:战史风云 2022-05-19

当我们迎来和平年代时,有一些人有一些事我们永远铭记,但同时也有一些地方是我们不能遗忘的,这些地方就是革命老区。在这些老区里曾经为民族战斗做出过卓越的贡献,曾经在那里活跃过一批又一批的战斗英雄,但是现在我们回头去看那些革命老区时,有了一些感慨。这里有一组旧照,让我们回到1981年,看看革命老区的学校变成了什么样子?

兴县,曾经是晋绥根据地的首府,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和八路军一二○师师部所在地,是晋绥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时人誉称“小延安”。

兴县中学是地、县重点学校之一。现有住校起伙学生七百余名。但因经费短缺,长期以来厨房窄小,破旧,难以更新。

图1

图2

兴县的重点小学,仍在以窑洞为教室。图2所呈现的是教室的外观,那教室内又是什么样子呢?

图3

图为东关小学三年级(44)班的不规格课桌凳,全校现有600名学生使用这种不规格和破烂的课桌凳。(见图3)

图4

对于当年重点小学的状况,确实大大出乎好多人的意料,当有朋友翻开影集看到此页时,简直难以置信,不住地发出啧啧之声,由衷感慨革命老区当年的困窘。

城内西关小学设在大路旁,院内高低不平,校舍年久失修。为减小噪音,堵塞了教室唯一朝路向阳的窗户,使室内采光很差,白天也须点着灯上课。(见图4、图5)

由此可见,县城内的小学情况都差不多。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县城附近的学校吧。

图5

城关公社乔家沟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包括1个学前班),学生199人,教师6名(其中民办2人,代教3人,助教1人)。81年生产队负担3名代办教师报酬款1497.6元,资助办学经费250元,两项共支1747.6元;国家负担3名代教款1242元。由于长期以来经费缺乏,而队里经济力量有限,学生课桌凳既破烂,又短缺。上图为乔家沟小学一年级班38名学生挤坐着13套桌凳上课(2人桌凳3人坐)。(见图6)

图6

上图为乔家沟小学48名学前生纯粹无桌凳,自带小凳上课。下图为学前生自带的小凳子。(见图7)

图7

图8

图9

图10

80年代初离建国没有走出多远,但是革命老区的建设却简陋到了如斯地步,不由让人心寒。那么到了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就不能不把这样工作提上日程。我们一直在说不能遗忘历史,但是我们也不能守在旧纸堆中去缅怀,那些革命老区的建设也应当提起来,让世人瞩目这里,不要忘了那些曾在这里战斗过的人们。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zhanshi/1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