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唐代科举以诗文取士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李白、杜甫连个进士也考不中?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我们都知道李白杜甫是我国的诗仙跟诗圣。他们给后人留下太多太多著名的诗词歌篇了。想必他们在当时肯定是非常有才能的,那么为什么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受挫,连个进士都考不上呢?

唐代考试要考哪些内容呢?

①当时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

②唐玄宗对诗文的喜爱。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考查内容:①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在一张卷子中,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口试则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②帖经:有如现代试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③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④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余地,经义便已经无所谓个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自宋朝开始,经义取代帖经、墨义,而明朝就干脆专考经义。

武举:唐代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宋代时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问孙吴兵法等。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至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并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既然唐代取士重视诗赋偏重文学,为何李白、杜甫却没能荣登科甲,归结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竞争过于激烈;二是进士科考的不仅仅是诗赋,还要求考生对儒家经典非常熟悉,而经学李白、杜甫却并不擅长;三是科举归根到底是为了选拨从政人才而不是诗人,以诗赋文章作试题并不是为了考察应试者的文学天赋,而是为了测试其智力水平和文化素养。

诗赋可以言志,家事国事天下事、个人抱负和习性都可以通过诗文来表达或宣泄。只有才情并茂、文理优长的人才写得出好的诗赋。但科举命题与平日的文学创作是不同的,科场中所考的试帖诗必须按照其题意和格律声韵要求来写,这是选拨性考试维持可比性和客观评卷公正性的必然要求。

也就说,个别平时具有非凡诗歌天才的人不一定就能适应考试中的命题作诗,李白在考场上无法随意发挥“白发三千丈”的奇想。而且。李白、杜甫未能及第还与开元、天宝年间“词人材硕者众,然将相屡非其人”的特殊时代背景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的进士科虽然考诗赋,但目的却是为了考察考生对作诗技巧掌握的程度,并不要求他们一定要写出传世名篇。况且,要让李白、杜甫这样的人在考场那种压抑的氛围中,也未必就能创造出上佳的师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唐代这种科举取士的标准直接促进了唐诗的兴盛和唐宋文学的繁荣。

唐代进士科虽然以文取士,但是政治和人事因素也会影响科举的录取,杜甫在天宝十年(751年)以上书拜官的形式入仕,李白也通过征辟供奉翰林院,但都未成为政务繁忙、手握实权的官员。如果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投人到千头万绪的日常行政事务中,也许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创作名诗佳篇了。

在唐代开始通榜、公荐和行卷的背景下,以李白的个性,他不会主动去求人,更不会请达官贵人推荐,更不屑于找人推荐,甚至他都不屑于有个状元的头衔。至于杜甫,他之所以没有考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行卷所托非人。其实,尽管李白、杜甫没有考中进士,但是进士科在开元、天宝年间选拨了不少文学人才,如祖咏、储光羲、王昌龄王维岑参钱起、张继等诗人皆先后进士及第,其中王维还是状元及第。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2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