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唐朝开国时期实行府兵制 为什么后来改成募兵制呢?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府兵制逐渐瓦解,大约持续了200多年时间,最后被募兵制所取代。府兵制之所以被募兵制取代,并非府兵制不如募兵制,这是由府兵制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府兵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兵士的粮食,兵器甚至战马都要自备,这就要求兵士必须要有土地,否则将难以负担战时所需的粮食与战马、兵器。

南北朝时期,北方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口大量减少,土地大量荒芜,国家因此掌握了大量的荒地,为了发展经济,也为了增加人口,扩充兵源,政府出面招募流民,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流民种植,农民将赋税直接交给国家,这种土地制度称为均田制

均田制不仅解决了无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解决了农民的生计问题,国家才有条件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因为人口较少,所以要尽快养育人口发展经济,因为人口较少,社会财政收入也少,难以养活大量的职业军人,因而实行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适合了社会的发展。依靠着府兵制,北朝最终在与南朝军事对抗中笑到了最后,而隋朝到唐朝前期也凭借着府兵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战绩。但是,一旦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了一定时段,土地兼并就不可避免的到来了,府兵制的生存土壤也就大大改变了。

只要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土地兼并就迟早会到来。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必然会使得人均土地不断减少,另一方面,贫富差异必然导致贫农最终丢失土地。而随着土地兼并的盛行,越来越多的自耕农失去土地,被迫依附于地主,生活日益困苦。国家掌握的“公田”逐渐变成了大小地主控制的“私田”,府兵制赖以生存的均田制就瓦解了,府兵制也就无法再继续了。

唐朝到了高宗时期,土地兼并开始逐渐盛行,大量的府兵由于失去了土地,开始逃避兵役。到了唐玄宗时期,有的兵府出现了无兵可调的情形,一种新的兵役制度就自然产生了,这就是募兵制。募兵制其实并非什么新鲜事物,由来已久。与府兵制的兵农合一不同,募兵制即国家招募职业军人,由国家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长期服兵役,执行作战任务。

相比府兵制,募兵制对于军队的战斗力提高,是有很大作用的,但是募兵制也有自身的缺点。士兵长期接受专门军官的训练和指挥,自然容易出现拥兵自重的现象,长期下去,就很容易出现军阀割据的现象。唐玄宗后期,随着节度使的大量设置,拥兵自重的地方大员越来越多。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的惨痛教训,安史之乱之后,唐朝陷入了长期的藩镇割据,最终在军阀混战中退出了历史。

由此可见,府兵与募兵,都是适应各自历史背景的兵役制度,本身没有什么谁更好谁不好的情况。在国家劳动力相对紧张,社会更需要人口进行农业生产的时代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不仅能保障充足的兵源,也可以保证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而随着人口的激增,土地兼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的募兵制自然就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47118.html